第1章 雪戎傲世劍翩舞(1 / 3)

飛火流星,燒紅了一片天際,遠古洪荒,開拓了一方寧靜,氣凝萬物,滋潤了一沃生靈。燒紅的天際,灼傷了遠古的一處秘境,秘境幽幽地藏在天之涯,海之角,此“海角”有一池,喚作“洗冤池”,其四方為形,好似刻意修建,正值夏日之際,池水卻顯寒冷刺骨,有人說此處可以寒氣鑄神兵,煉奇器,還有人說此處可以入池禦寒練成絕世神功,眾人無奈不解這“洗冤”二字,更有奇聞道:“入池者,血凝氣固,魂驅人體,離含冤之身而升九霄,必天雷大作,攝冤之人!”

池旁有一碑,倒與普通石碑無異,隻是石碑一塵不染,在這了無人煙之地顯得格格不入,碑上有些許字,在蒙蒙濃霧中若隱若現,仔細端詳後好像是一首詩,難道是一首關於冤屈的詩?如果是的話,寫在這碑上也就不足為其,奈何濃霧拉住視線,竟被硬生生地拉出這叢林深處的秘境……

夕陽下,雲卷雲曲,無人賞煙霞,歎夕陽無限好。近黃昏,黑雲壓城,芸芸話淒涼,道黃昏待破曉。朝夕之時卻見到四季之間的變化,天變突然,猶有可鑒?亂世紛爭中的秦皇漢武,縱橫捭闔極盡一生,是時勢造就了他們,光武中興,當傳至獻帝之後,天下分為了三國。東漢十三州,司、豫、兗、徐、青、涼、並、冀、幽、揚、荊、益、交州狼煙四起,戰火連天,各州郡早已屯田積糧,秣馬厲兵,待風雲變色之時殺出自己的利欲熏心,刺出自己的真龍美夢。

在公元169年4月的望日那天,溫德殿裏突然狂風大作,出現了一條大青蛇,漢靈帝驚倒,眾百官驚恐,青蛇消失之時,暴雨冰雹損壞房屋無數。又在公元171年2月的一天,洛陽地震,海水泛溢,種種不祥接連發生,靈帝卻偏偏寵信宦臣“十常侍”,以致朝政日非,人心思亂,盜賊蜂起。當時巨鹿郡有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他們入山采藥的時候遇到南華老仙,授於《太平要術》,張角獲得此書,日夜研習,竟能呼風喚雨,隨著門下徒眾地增多,他心生奪取天下的野心,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星夜舉兵,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大將軍何進緊急調兵備防。

刀光劍影中近搏遠殺,門派林立卻鋤強扶弱,習武之人都懷有一顆俠骨仁心。各州太守都出榜招募義兵,常山郡也不例外,常山郡外有一洞雲山,山中隱有一位遁世高人,白髯置腹,武功蓋世,但是座下弟子屈指可數,因為兵不在多,貴在精,山中之人武功高強,大弟子叫做“劉冠離”,《離騷》有雲:“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好習武,喜讀書,濃眉似劍,端正的臉龐上鑲著一雙深邃的眼睛,仿佛一窪深不見底的清澈潭水,時而波光蕩漾,時而平如銅鏡,不知是內心的刹那變化引起眼眸地淺淺含淚,還是天生的多愁善感。

一日,奉師命出山的小師妹麵帶焦容地返回山中,這山不算太高,中央露天,晝夜皆可接觸光亮,視線往下,可以看到一個隸書鐫寫的“武”字在一方鋪平的石碣上,石碣左右都有石屋,並無太多奇特。隻見她雙手握拳,義憤填膺地往牆上捶去,雖說她是一介女流,卻是習武多年的女中豪傑,一拳竟然把石壁捶出了一個大窟窿。裂痕按理應該是由深入淺,至後便無力破壞,此時卻正好相反,由淺入深,可以看出少女後勁之足。

這舉動驚動了眾人。白髯老者驚覺道:“芷兒,何事如此氣憤?”芷兒梨花帶雨的臉龐緩緩恢複平靜,說道:“師父,朝廷無道,宦官當權,黃巾起義,戰亂不斷,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江湖也風雨飄搖,‘七殺幫’仗勢欺人,稱霸之心昭然若揭。”老者轉身,若有所思,仿佛勾起一段淚痕往事,沒有人察覺到他的眼角那幾顆淚水,不是因為轉身相掩,而是歲月的沉澱隻許他片刻的惘然,刹那間淚水消釋如青雲散於四周,足見老人的功力深厚,非一日之功。

也就是一瞬間,不易察覺的片刻,若流星閃逝,形化滄海之一粟,這麼短的時間,可以幹些什麼?當你還來不及默默許願,它已墜落無影,當你回神定睛,一切又宛如沒有發生,但是,就是這麼短的時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腦海中閃現出無窮無盡的畫麵,千絲萬縷的關係被他一一連綴,於是轉身喚道:“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