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運動調理內分泌係統
(1)雙手掌心搓熱,分別貼於後腰部,上下按摩50次,至局部溫熱為止。隨後掌心仍貼腰部3分鍾。做時宜心靜、體鬆、神注,動作柔和,不宜過猛,呼吸自然,次數由少到多,根據個人體力而定。
(2)雙腳展開一肩半寬站立,腳尖自然向外。雙手十指相扣,垂在體前。屈膝約30°,雙膝向體側平開,不要超過腳趾尖。臀肌微收緊,身體重心垂直下降,稍作保持。雙膝慢慢恢複伸展。再屈膝約60°,稍作保持,雙膝慢慢恢複伸直。屈膝,將大腿與地麵平行,與小腿脛骨垂直,身體重心垂直下降,臀肌微收緊,稍作保持,再恢複站立。重複數次。能促進子宮血液循環,平衡子宮代謝。
(3)產後保健操:仰臥,用兩個枕頭撐住頭及雙肩,兩腿彎曲並分開少許,兩手在腹部上麵交叉。抬起頭及雙肩,同時呼氣,並用兩手掌分別輕壓腹部兩側,持續數秒鍾,然後吸氣,放鬆,重複3次。可於產後2~3周進行練習。
3.按摩可使生殖功能增強
(1)點揉子宮: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下腹部,臍下4寸,旁開3寸),稍加壓力,緩緩點揉5分鍾,以酸脹為度,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
(2)揉太衝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撚右太衝穴(足背部,第1、2趾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有酸脹感為宜,1分鍾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衝穴1分鍾。具有明顯的疏肝止痛作用。可用於治療痛經及一切婦科疾病。
(3)按揉三陰交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撚對側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以有酸脹感為宜,1分鍾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衝穴1分鍾。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4.要保持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心態
現代女性麵臨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精神壓力,易產生抑鬱情緒。情誌不舒,氣機鬱滯,氣滯血瘀,可導致瘀阻胞宮等症的發生,從而影響女子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見月經不調、痛經、滑胎等症。特別是“天癸竭”所致的氣血失調,更是易於產生情誌改變,而出現髒燥等症。現代研究也表明,伴隨著絕經期的到來,女性出現“雌激素控製期”,自身的抑鬱情緒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加強,是子宮肌瘤等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因此,情誌調養對於養護女子胞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凡事不要鑽“牛角尖”,處事豁達開朗,特別是在經期、孕期、哺乳期及絕經期,更應學會控製情緒。
三、與女子胞有關的疾病的防治
2.運動調理內分泌係統
(1)雙手掌心搓熱,分別貼於後腰部,上下按摩50次,至局部溫熱為止。隨後掌心仍貼腰部3分鍾。做時宜心靜、體鬆、神注,動作柔和,不宜過猛,呼吸自然,次數由少到多,根據個人體力而定。
(2)雙腳展開一肩半寬站立,腳尖自然向外。雙手十指相扣,垂在體前。屈膝約30°,雙膝向體側平開,不要超過腳趾尖。臀肌微收緊,身體重心垂直下降,稍作保持。雙膝慢慢恢複伸展。再屈膝約60°,稍作保持,雙膝慢慢恢複伸直。屈膝,將大腿與地麵平行,與小腿脛骨垂直,身體重心垂直下降,臀肌微收緊,稍作保持,再恢複站立。重複數次。能促進子宮血液循環,平衡子宮代謝。
(3)產後保健操:仰臥,用兩個枕頭撐住頭及雙肩,兩腿彎曲並分開少許,兩手在腹部上麵交叉。抬起頭及雙肩,同時呼氣,並用兩手掌分別輕壓腹部兩側,持續數秒鍾,然後吸氣,放鬆,重複3次。可於產後2~3周進行練習。
3.按摩可使生殖功能增強
(1)點揉子宮: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下腹部,臍下4寸,旁開3寸),稍加壓力,緩緩點揉5分鍾,以酸脹為度,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
(2)揉太衝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撚右太衝穴(足背部,第1、2趾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有酸脹感為宜,1分鍾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衝穴1分鍾。具有明顯的疏肝止痛作用。可用於治療痛經及一切婦科疾病。
(3)按揉三陰交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撚對側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以有酸脹感為宜,1分鍾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衝穴1分鍾。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4.要保持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心態
現代女性麵臨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精神壓力,易產生抑鬱情緒。情誌不舒,氣機鬱滯,氣滯血瘀,可導致瘀阻胞宮等症的發生,從而影響女子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見月經不調、痛經、滑胎等症。特別是“天癸竭”所致的氣血失調,更是易於產生情誌改變,而出現髒燥等症。現代研究也表明,伴隨著絕經期的到來,女性出現“雌激素控製期”,自身的抑鬱情緒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加強,是子宮肌瘤等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因此,情誌調養對於養護女子胞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凡事不要鑽“牛角尖”,處事豁達開朗,特別是在經期、孕期、哺乳期及絕經期,更應學會控製情緒。
三、與女子胞有關的疾病的防治
1.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又稱月經失調,為婦科常見病,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初潮者要學習、了解一些衛生常識,正確認識月經來潮這一生理現象,消除恐懼及緊張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