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時期,由於孩子體質較弱,生病在所難免。孩子生病則會牽動所有家庭成員的心。我們經常看到許多父母在孩子生病時不知所措:由於缺乏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有的父母為孩子一點小病而多處求醫,引來不必要的過度醫療;也有的父母由於忽視了孩子的病症而延誤治療時機。
現在,到醫院看病難、看病貴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不管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兒科永遠人滿為患。去醫院掛號要排隊,看病要排隊,交款要排隊,檢查要排隊,取藥、輸液……沒有一處不需要排隊的。看病不僅不方便,還給家庭增加不少負擔。況且,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還要擔心交叉感染問題。其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必須去醫院治療的,有些疾病隻要在家做好家庭護理,孩子通過休養就能恢複健康。而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隻要發現及時,治療得當,護理科學,也能很快痊愈。
孩子生病時,更多的時候是媽媽在身邊照顧,孩子在柔弱無助時也最希望得到媽媽的安慰和照顧。媽媽是孩子最好的醫生和老師,媽媽知道該怎樣愛護孩子,也能教會孩子怎樣愛護自己。對於其他家庭成員而言,爸爸沒有媽媽體貼和細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年紀都比較大了,精神和體力上都無法勝任這項耗費精力的工作,但是他們的鼓勵和輔助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媽媽來說都是巨大的支持。幫助生病的孩子恢複健康,是全家人通力合作進行的一場殲滅疾病的“戰爭”。
本書針對兒童疾病家庭護理這一中心內容,對0~6歲兒童易患疾病進行了係統的介紹。詳細闡述疾病的病因、症狀、護理和預防的方法。同時,還告訴媽媽怎樣帶孩子求醫問藥和基本的家庭護理常識,並介紹了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措施及兒童用藥的相關知識,讓媽媽們能夠了解相關的醫學基礎知識,以便及時發現孩子的病情,在醫院更好地與醫生進行溝通,在家進行科學的護理及預防,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同時,本書第二章的樹狀表列舉了一些兒童常見疾病的症狀,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症狀初步判斷孩子患了哪種疾病,以便做好相應的處理。
兒童時期孩子體質比較嬌弱,生病是正常現象,隻要媽媽在孩子未病時積極預防,生病時用心護理,孩子一定會擁有健康的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