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的損失遠大於對手,這與蘇聯當年關於自身強大、指導英明的宣傳不符,因而長期避而不談或故意縮小數字。1946年1月蘇聯在戰後統計人口時因混亂的戶籍還未整理,概略算出死亡1500萬人,包括軍人750萬人。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選舉時宣布戰爭中共死亡700萬人,這既是不願顯示代價慘重,也是不願向西方暴露本國人力空虛。1956年蘇聯批判了斯大林,赫魯曉夫給瑞典首相埃爾塔的信中首次承認戰時死亡2000萬人,隨後蘇聯卻又恢複了歌功掩過的習慣,避而不談具體損失。
蘇聯解體前提倡“公開化”,通過詳細查證檔案進行統計,於1991年6月22日紀念戰爭50周年時由國防部長亞佐夫宣布了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人(加上被俘後遇害者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的犧牲,全國軍民死亡共計2700萬人的數字。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查核,於1998年宣布的損失數為蘇軍死亡、失蹤共計1194.413萬人,其中的分類統計是:
作戰死亡688.5萬人(包括陣亡和傷、病亡)。
失蹤455.9萬人(其中93.9萬逃跑人員後來找到,認定被俘為362萬人)。
被俘人員後來被解救返回183.6萬人,被俘後死亡178.4萬人。
總計軍人共死亡916.48萬人(其中現役人員死亡866.48萬人,應征人員去前線途中死亡50萬人)。
蘇聯居民戰爭中死亡1740萬人(包括被屠殺、虐待致死)。
總計軍民共死亡2660萬人。
(注:引自俄羅斯《消息報》1998年6月25日。)
蘇聯在戰時負傷的人數,僅軍人便有1500萬人次(因有多人數次負傷),再加上民間的傷者,總數有2500萬至3000萬的不同說法,這樣傷亡總計肯定超過5000萬人。
戰爭中蘇聯的物質損失當時統計達3000億美元(按購買力計算相當於現在3萬億美元),可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人員財產損失最大的國家。戰前蘇聯1.9億人口中,犧牲者約占七分之一,其中青壯年男子有三分之一死亡,另有四分之一或傷或殘,一些村子裏竟找不到可以同姑娘結婚的男青年。勝利日紅場檢閱時的每一麵戰旗,都可說是由無數鮮血染紅的。
為填補巨額傷亡超量動員,名副其實達到全民族參戰
受納粹驅使的德國,在這場想征服東方的戰爭中寸土未得,青壯男子還多充當炮灰,損失慘重。戰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部分領土又割給他國,難以全麵統計損失。1999年統一的德國政府經過在國內外的詳細調查統計,公布了戰時的軍人損失數為:
德國軍人(包括戰前本國籍及戰時吞並的奧地利、蘇台德區人)戰時死亡485萬人,其中在東線戰場死亡381.7萬人。
蘇軍的損失遠大於對手,這與蘇聯當年關於自身強大、指導英明的宣傳不符,因而長期避而不談或故意縮小數字。1946年1月蘇聯在戰後統計人口時因混亂的戶籍還未整理,概略算出死亡1500萬人,包括軍人750萬人。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選舉時宣布戰爭中共死亡700萬人,這既是不願顯示代價慘重,也是不願向西方暴露本國人力空虛。1956年蘇聯批判了斯大林,赫魯曉夫給瑞典首相埃爾塔的信中首次承認戰時死亡2000萬人,隨後蘇聯卻又恢複了歌功掩過的習慣,避而不談具體損失。
蘇聯解體前提倡“公開化”,通過詳細查證檔案進行統計,於1991年6月22日紀念戰爭50周年時由國防部長亞佐夫宣布了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人(加上被俘後遇害者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的犧牲,全國軍民死亡共計2700萬人的數字。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查核,於1998年宣布的損失數為蘇軍死亡、失蹤共計1194.413萬人,其中的分類統計是:
作戰死亡688.5萬人(包括陣亡和傷、病亡)。
失蹤455.9萬人(其中93.9萬逃跑人員後來找到,認定被俘為362萬人)。
被俘人員後來被解救返回183.6萬人,被俘後死亡178.4萬人。
總計軍人共死亡916.48萬人(其中現役人員死亡866.48萬人,應征人員去前線途中死亡50萬人)。
蘇聯居民戰爭中死亡1740萬人(包括被屠殺、虐待致死)。
總計軍民共死亡2660萬人。
(注:引自俄羅斯《消息報》1998年6月25日。)
蘇聯在戰時負傷的人數,僅軍人便有1500萬人次(因有多人數次負傷),再加上民間的傷者,總數有2500萬至3000萬的不同說法,這樣傷亡總計肯定超過5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