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所記雨神稱應龍。
與雨神對應的是旱神,稱女魃。
應龍和女魃還被引入黃帝與蚩尤之戰中,足見此神話已開始曆史化。
《山海經》裏最慘烈動人的故事,是黃帝與蚩尤大戰。
書中《大荒北經》等多處記載:蚩尤經過長期準備,製造了大量兵器,糾集眾多精靈,向黃帝發起攻擊。
黃帝派應龍到冀州之野去抗擊他。
應龍是長著翅膀的飛龍,發動滔天洪水圍困蚩尤。
蚩尤請來風伯、雨師,應龍的軍隊迷失在漫天風雨之中。
黃帝聽說雷澤裏有雷神,長著人頭龍身,經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就殺了無辜的雷神,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來,震破蚩尤的淒風苦雨。
黃帝又派了天女魃參戰。
魃身穿青衣,頭上無發,能發出極強的光和熱。
她來到陣前施展神力,風雨迷霧頓時消散,黃帝終於擒殺了蚩尤。
應龍和魃建立了奇勳,但也喪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
應龍留在人間的南方,從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從此北方多幹旱,她無論走到哪裏,都被人們詛咒驅逐,稱為“旱魃”。
話說那九天玄女走後,眾人又回到了大帳內,待眾人坐定之後,軒轅黃帝望向風後道:“上相,如今我大軍在何處?”
風後起身躬身奏道:“陛下,如今我有熊族大軍已到了逐鹿之野!”
軒轅黃帝聞言點點頭,若有所思。
他旋即苦笑道:“隻怪軒轅無能,敗於蚩尤之手,如今士氣低落至極,又累得諸位仙長受傷,真乃軒轅之過也!”
多寶道人搖搖頭說道:“這怎怪陛下?怪隻怪貧道等學藝不精罷了!”
言罷心中苦笑不已,這次麵皮卻是丟盡了,闡、截二教精銳弟子盡出,竟然敗於蚩尤一人之手,雖然這其中亦有虎魄魔刀的原因,但若不是自己修為不夠高深,又怎會如此?
多寶道人的一番話將眾仙俱說得啞口無言,畢竟他說的是事實,再狡辯亦是無用,況且眾仙心中還想到,此次闡、截二教弟子盡敗於蚩尤之手,卻是誰亦笑話不了誰的。
軒轅黃帝聞言亦不再糾纏於這個問題,而是皺著眉頭問道:“隻是蚩尤法力神通俱高強,吾等如之奈何?”
眾仙聞言默然,一時間大家俱都沒有了辦法。
廣成子忽然雙目一亮,對有巢氏和燧人氏說道:“兩位道友有人族聖器在手,必不懼蚩尤這廝,若是兩位道友出手,那豈不是輕而易舉便可戰勝九黎族?”
軒轅黃帝聞言精神一震,看著有巢氏和燧人氏問道:“未知兩位先祖可願出手以戰蚩尤等人?”
有巢氏和燧人氏相視一眼,同時臉露苦笑,眾仙不解。
有巢氏無奈地說道:“軒轅,吾等乃是人族先祖,如今人族有難,吾等本不該推辭,隻是此次卻是不可了!”
眾仙大奇,廣成子疑惑地問道:“道友此言卻是為何?”
燧人氏苦笑著說道:“這場人巫大戰,說起來看似是巫族為奪人族正統,實際上卻是天道給人族降下的考驗,而身為主導人族經曆考驗的軒轅,乃是天道選定的三皇中的泰皇,亦當經受天道降下的考驗,若是軒轅太過容易地度過了,隻怕不僅日後人族多災多難,便是軒轅證道亦是更難了!”
眾仙聞言恍然大悟!
廣成子歎息道:“原來如此!隻是陛下雖有人皇至寶崆峒印和人族聖器軒轅聖劍在身,可是修為太低,怎可勝過蚩尤那廝?”
多寶道人亦皺眉道:“況且巫族大陣詭秘異常,與我仙道陣法截然不同,卻是難尋破陣之法!”
截教一幹弟子臉色有些不自然了起來,畢竟截教號稱擅長陣法之道,今日眾仙竟找不到破陣之法,卻是有些丟人了!
闡教眾仙卻不再嘲笑截教弟子,畢竟此次二教同一陣線,若在此時尋釁,卻是萬萬不該的。
有巢氏笑道:“眾位道友莫急,車到山前必有路,軒轅畢竟是天道所選定的人,絕無失敗之理,隻是要遭受磨難罷了!”
軒轅黃帝歎了口氣說道:“暫且不說蚩尤,便是他座下的四個大巫便讓吾等徒手無策,這四個大巫昔年縱橫洪荒,更曾從巫妖大戰中幸存了下來,可見其神通廣大,吾等該有何策對之?”
卻見那應龍起身告罪道:“應龍無能,法術不及雨師神通,慚愧萬分!”
軒轅黃帝聞言擺擺手,道:“仙長何出此言,仙長雖敗,但亦助軒轅良多,軒轅代我人族感激不盡矣!”
應龍聞言惶恐地說道:“陛下且莫再喚應龍仙長,應龍此來乃是奉了獸皇大人符詔輔佐陛下,陛下若是不嫌棄,還請收了應龍!”
軒轅黃帝聞言看了看有巢氏和燧人氏,見兩人俱都點頭,大喜道:“如此卻是軒轅之幸也!”
應龍聞言大喜,忙起身朝著軒轅黃帝拜道:“臣應龍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