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相關檢查結果
(1)NST反應型,宮縮3次br20分。
(2)B超提示:雙胎妊娠,雙頭位,一胎胎膜早破,超聲下估計胎兒體重分別為1200g和1000g,宮頸管長度3.4cm,呈管狀。
(3)血常規:WBC:7.8×109brL,N70%,L30%。
(4)尿常規:尿蛋白(-),尿酮體(-),WBC3個brHP,gbrL,ESR20mmbrh。陰道分泌物pH試紙變色。
四、診斷及診斷依據
1.診斷
(1)宮內孕30+4周,雙胎妊娠,雙頭位,G1P0。
(2)胎膜早破。
(3)先兆早產。
2.診斷依據
(1)孕婦,28歲,G1P0,孕30+4周,陰道流水2+小時,自覺下腹墜,腰酸,無陰道流血,無下腹陣痛。
(2)腹部膨隆,胎心率分別為148次br分、150次br分,胎兒體重在1100g左右。
(3)產科檢查:宮頸口未開,宮頸未消退(3.0cm),質軟,居中,頭S-2.5cm,陰道少量羊水清亮。
(4)輔助檢查:NST反應型,宮縮3次br20分鍾 ;B超提示雙胎妊娠,雙頭位,一胎胎膜早破,胎兒體重分別為1200g和1000g,宮頸管長度3.4cm,呈管狀;血常規提示WBC7.8×109brL,N70%,L30%;尿常規提示尿蛋白(-),尿酮體(-),WBC3brHP,pH試紙變色。
五、治療意見
(1)按產科胎膜早破護理常規進行護理:禁下地、抬高臀部、會陰擦洗qd等。
(2)胎兒宮內監測:數胎動、NST、B超進行胎兒生物物理評分。
(3)動態監測感染指標:血常規、CRP、ESR,及時診斷宮內感染。
(4)預防早產及胎膜早破並發症:感染、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等。
(5)抑製宮縮:硫酸鎂5g靜脈點滴後,20g靜脈維持(2gbrh ,5h;1gbrh,12h)。
(6)促胎肺成熟、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地塞米鬆5mg,肌肉注射,q12h×2d。
(7)破膜12小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8)臨產後慎用鎮靜劑,分娩時行會陰側切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
附:
治療結局:經保胎治療、感染監測及抗生素應用6天,孕婦體溫正常,陰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偶有少量流水清亮,伴有腰酸、下腹墜痛,無頭痛、腹痛等不適,檢查發現CRP升高10.0mgbrL,WBes;109brL,N78%,L22%,考慮亞臨床宮內感染,建議停止保胎,無陰道分娩禁忌,建議陰道分娩。停止保胎治療12小時後,宮縮規律、宮口擴張2cm、胎頭下降,6小時後經陰道順利分娩兩活嬰,評分均為9-9-10,一子一女,體重分別為1320g、1430g。羊水清亮,產時出血200mL。檢查胎盤可見雙胎盤、雙羊膜囊,考慮為雙卵雙胎妊娠。
六、思考問題
1.早產的定義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周間分娩者。早產兒是指此時娩出的新生兒體重為1000~2499g,各器官發育尚不夠成熟。
2.先兆早產
(1)先兆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後出現至少10分鍾一次的規律宮縮,伴宮頸管縮短。
(2)先兆早產的症狀:有腹部緊縮感、下腹墜脹,腰背酸痛,陰道有血性分泌物或少量出血,伴不規律、輕微的宮縮。
3.早產的病因
常見原因有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子宮過度膨脹及胎盤因素,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妊娠並發症、子宮畸形、縱隔子宮、雙角子宮、宮頸內口鬆弛、吸煙≥10支br天、酗酒。
4.早產的治療原則
(1)治療原則:若胎兒存活、無胎兒宮內窘迫、胎膜未破,應設法抑製宮縮,盡可能使妊娠繼續,延長孕周。若胎膜已破,早產已不可避免時,應盡力設法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
(2)治療:臥床休息,抑製宮縮,控製感染,促胎兒肺成熟,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產後慎用鎮靜劑,分娩時行會陰側切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
3.相關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