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由出了一口氣:“哦……這個東西的考試,和高考的要求不大一樣啊……和寫網絡小說也不一樣啊,我聽說那些寫網絡小說的,寫的字數越多網站越高興,自己賺錢也越多。”
“是的……當然不一樣,高考和這種體製內招考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至於你說的網絡小說,那個我看的不多,不好多評論,但我知道網絡小說屬於快餐文化,我在這裏稱之為文化,不稱之為文學,因為我覺得網絡小說的確是一種文化,但不能說是文學,文學在我眼裏是帶著嚴肅的麵孔,是隻可遠觀不可觸摸的神聖的東西……
“網絡小說其實很接近大眾的口味,文學品味不高卻充滿著濃鬱的故事性,故事架構都設的很寬,情節設置都很長,好像小時候聽的評書《楊家將》,每天都在連載,字數確實都很多,一本書動不動就寫上一年甚至兩年,動輒就是幾百萬字,《紅樓夢》才多少字啊……或許,這就是網絡時代才會有的東西吧……當然,存在即合理。”
“你對這個倒是挺有見解。”
“嗬嗬……一孔之見,未必正確……好了,不說這個,偏離主題了……下麵,我給你說說關於大作文的事情。”
“嗯……大作文要注意什麼?”我收回思緒。
“幾位閱卷老師共同的看法是大作文要勤分段。”她說:“大作文勤分段的道理和前麵分條作答的道理一樣,如果分成三四段,則一千字的大作文平均下來一段都要三百字,十幾行。這樣會導致閱卷人難以快速發現文章的中心主題以及論點、論據和文章的框架結構,而且容易導致閱卷人快速的跳讀。
“如果多分段,則閱卷人至少也要把每段的前兩句話看一下,了解文章每段在講什麼,實際上這就逼著閱卷人大概看完了文章,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內容和邏輯結構,對於大作文的分檔定級有重要作用。所以我建議你按照自己的寫作習慣和文章的要求,盡量分到六個自然段以上為宜。”
“嗯……”
“作文的時候,要注意考題中有‘請用現代漢語’作答的要求。因此,在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措辭上要注意不要有之乎者也等古文的形式。有的會用幾個排比加強,如‘知否?’‘非也’等,這都是不允許的……
“不要出現英文。很多考生英語水平不錯,認為某些單詞更能準確表示其含義,但要注意:第一,英文不是現代漢語;第二,閱卷人的英文水平未必高;第三,英文可能會被認為是明顯標記……不要用網絡語或流行語、熱詞。如‘犀利’、‘雷人’,這些都不屬於正式的語言範式;不要寫與考試無關的話。
“有的考生寫‘字太草請見諒’,‘閱卷老師辛苦了’等,都是可笑的行為;語言盡量樸實,不需要華麗詞藻。因為這種考試要求的是議論文,不需要語言優美,有的考生把它理解為高考作文是不對的。”
“我平時寫東西講話喜歡用排比,明天的考試,是否可以發揮一下這個長處?”我說。
“我知道你有這個習慣……這是可以的,但是要合理……排比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加氣勢和說服力,但應當合理利用排比句,有的題目是在客觀的回答問題,不能濫用排比句,而是要就問題給出合理的答案,不需要氣勢和文采,所以排比句的使用應僅限於大作文當中。”她說。
“嗯……”
“明天上午的考試,關鍵在於審題這關!審題一定要全麵細致深刻,題目一般都是半命題的,即有些內容作了要求,有些未做要求。接觸到題目就要全方位審閱,既要看題目字麵,又要思考題目所蘊含的內容,明確作答要求中的限製部分和未限製部分。限製部分必須嚴格遵守,未限製部分要認真分析判斷……
“題目的一字一句都不能放過,要像過篩子,細細過濾,題目文字的每一個細節都要審視;要像打探照燈,反複掃描,題目含義的每一個方麵和角落都要觸及,不能在自己的思考範圍內留下關於題意的死角……
“還有,要借助邏輯和事理剖析,由表及裏,深入思考,有時甚至需要聯係上下文,聯係左右相關事物才能真正理解題目,準確把握題意……答題時,時刻謹記以下五大原則:謹守身份、完善結構、規範語言、尋找高度、穩中求新。”
“嗯,好,那……下午的考試,要注意哪些?”我又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