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項目評估報告的撰寫與要求(2 / 2)

1.企業概況:主要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如曆史、機構、領導人員及技術人員情況,經營管理情況,近三年來生產情況和財務情況,企業中長期規劃和擬建項目的關係等。

2.項目概況:項目提出的背景,項目的基本內容,主要產品和建設性質、項目目的、投資必要性。

3.市場調查和預測:國內外市場需求、供應預測,國內現有生產能力的估計、生產規模和競爭能力的分析,企業實現預期市場份額的策略,項目建設規模是否經濟、合理等。

4.生產建設條件:分析項目所需資源、原材料、公用設施、建設場地和交通運輸條件是否具備,項目所選擇的組織機構和管理製度是否與項目相適應,能否保障項目的高效運行。

5.技術和工藝設計:對擬建項目的工藝方案、設備選型、技術基礎參數、項目布置和土建工程等進行技術分析論證,以判斷項目在技術、工藝上的可行性。

6.環境保護:對項目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影響,以及擬采取的防治措施進行評估分析,確認和選擇技術上可行、經濟和布局合理的方案。要注意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是否齊全,環境保護措施與治理方案是否一致,“三廢”治理和防止噪音幹擾是否符合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

7.企業財務效益評估:計算投資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和貸款清償期等指標以及財務淨現值和財務內部收益率等指標。

8.國民經濟評估:計算利稅率、經濟淨現值和經濟內部收益率等指標。涉及產品出口的項目,應進行外彙效果分析,計算經濟外彙淨現值、經濟換彙成本和經濟節彙成本。

9.不確定性分析:采用盈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方法對價格等敏感因素進行風險分析,並提出預警和防範對策。

10.總評估:總述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適用性和先進性、經濟合理性和風險性,以及相關項目是否同步建設、投資來源的可靠性等。

11.建議:提出是否同意批準項目和貸款的結論性意見,並指出項目決策和實施中應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二)主要參考資料及文件

包括項目建議書批準文件(影印件)、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文件(影印件)、與外貿部門簽訂的工貿協議書(影印件)、償還貸款擔保函(影印件)等。

(三)附件

1.附表:包括投資計劃與來源表、銷售收入與稅金預測表、貸款還本付息表等數據估算表及財務現金流量表、經濟現金流量表、敏感性分析表等財務、經濟效益分析表。

2.附圖:包括工廠平麵布置圖、項目實施進展計劃圖等。

【能力訓練】1.項目總評估的作用是什麼?

2.項目總評估的內容是什麼?

3.項目總評估的步驟與方法有哪些?

4.評估報告撰寫的要求有哪些?

5.評估報告的一般格式包括哪些內容?

【網絡資源與閱讀書目】

1.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三版。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2.安虎森。區域經濟學通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3.[英]卡布爾主編;於立等譯。產業經濟學前沿問題。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4.胡祖麟。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