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是彼此親密。《革》卦是改去舊的。《鼎》卦是取得新的。《小過》卦是有過失。《中孚》卦是有信用。《豐》卦多老友。《旅》卦少親人。
《離》卦是火向上,《坎》卦是水向下。《小畜》卦積蓄少。《履》卦是行動,不停在一處。《需》卦是停留不前進。《訟》卦爭訟不親近。《大過》卦是要顛覆。《姤》卦是遇見,柔遇見剛。《漸》卦是女子出嫁等男方來迎娶。
《頤》卦是正確的供養。《既濟》卦是完成了。《歸妹》卦是女子的出嫁,得到歸宿。《未濟》卦是男子的事業沒有成功。《夬》卦是決定,剛決定柔。
君子的道發展,小人的道消亡。
【注】
《比》樂:《周易通義》:“‘初六:比之。’親近他們。”親近故樂。
《師》憂:《師》指戰爭,有戰敗危險,故憂。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周易大傳今注》:“與,施也。《臨》是臨民。臨民者施其政,故為與。《觀》是觀民,觀民者求其情,故為求。”
同上:“起,動也。”
同上:“時疑借為庤。《說文》:‘庤,儲置屋下也,從廣,寺聲。’”
同上:“餘疑災上當有不字。”“無妄,不災也,謂人之行事無妄謬,則不災也。”
升不來:《周易淺述》:“升,三陰升於上。不來,謂升而不降也。”
《謙》輕而《豫》怠:同上:“《謙》心虛,故自輕。《豫》誌滿,故自肆。”
《周易大傳今注》:“‘親寡《旅》’當作‘《旅》寡親’。人在外作客,則少有親人。”
同上:“定猶成也。”
同上:“《集解》本憂作消,憂當讀為消,古音相近而通用也。”
【說明】
《雜卦》是講《易經》六十四卦的意義。不按六十四卦的順序,錯雜地講,所以稱《雜卦》。《周易淺述》說:“《雜卦》但要取反對之義。反覆其卦,則吉凶禍福動靜剛柔皆相反也。”這是說,《雜卦》是講反對的卦比《序卦》多些。從《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與《觀》求,《震》起《艮》止,《損》衰《益》盛,《兌》現《巽》伏,《解》緩《蹇》難,《睽》外《家人》內,《否》塞《泰》通,《革》去故《鼎》取新,《豐》多故《旅》寡親,《離》上《坎》下,這些卦都是意義相反的,《序卦》裏也講相反的卦,沒有這樣多。因為《序卦》要按照六十四卦的次序講,相反的卦就不可能聚集在一起。《雜卦》不按次序,就相反的卦來排列,所以有這麼多。
又稱:“又卦以《乾》棤為首,而終之以《夬》検。蓋《夬》以五陽決一陰,決去則又為純《乾》矣,故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是又聖人扶陽抑陰之意也。”認為首卦《乾》與尾卦《夬》是有意義的,意義在扶陽抑陰。又稱:“又按《春秋傳》有《屯》固《比》入之語,疑古筮書以一字斷卦義者多言之。”按《左傳·閔公元年》:“畢萬筮仕於晉,遇《屯》棦之《屯》棫。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正義》:“《屯》險難,所以為堅固;《比》親密,所以得入。”
這裏就用一個固字釋《屯》卦,一個入字釋《比》卦,說明這樣簡單的解釋是有來曆的。
《同人》卦是彼此親密。《革》卦是改去舊的。《鼎》卦是取得新的。《小過》卦是有過失。《中孚》卦是有信用。《豐》卦多老友。《旅》卦少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