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富笑了,說道:“對呀,楊逸同誌在這方麵確實表現不錯,是值得向領導推薦。”
周鵬說道:“你明白了就好。”
徐貴富說道:“我一會去曹然書記那坐坐,有這麼好的人選確實可以向組織上推薦一下。”
周鵬笑笑說道:“隨便你了。”
徐貴富就離開了,去了曹然書記的辦公室。
坐定之後,徐貴富笑著說:“曹書記,我聽說市信訪局李局長到年齡了?”
曹然看了徐貴富一眼,說道:“怎麼了,你想上來市裏工作?你不合適的。別看信訪局這個地方不起眼,可是容易出大問題的,需要一個有能力壓得住事的人來主持。”
徐貴富笑笑說道:“我可不想做這個信訪局長,我想向組織上推薦個人。”
信訪局是一個黨委和政府雙跨的部門,在政府這邊叫信訪局,在黨委那邊叫群眾工作部,這是一個需要能幫領導擋住事的地方,這個局長既要有能力,又要有甘於犧牲的精神,因為這個地方是無功便是過的地方,處理好了信訪事件是應該的,處理不好就是過錯。因此很多精明的幹部都盡量躲著這個位置。
曹然聽徐貴富要推薦人選,便笑了,知道這家夥不懷好心,問道:“是誰呀?
徐貴富笑笑說道:“就是我們縣長楊逸啊,曹書記應該知道,他處理我們縣裏上訪事件很到位的。”
拋開別的因素不說,單就楊逸的能力倒是很適合這個位置,曹然心知徐貴富沒安好心,不過他們是同一陣營,有些時候是需要協調起來做些事情的。
在政壇上,雖然有人抨擊過圈子這種結黨營私的做法,但實際上,要想在仕途中求發展,無論如何是離不開圈子的。官員首先都是人,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好惡。像那種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大公無私的人不是沒有,但大多數的時候官員們使用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人、跟自己親近的人,而不是完全是從一個人的能力去考慮。這種喜歡分很多種,但無外乎是投了他的脾胃。所以歐陽修那篇著名的《朋黨論》都承認,君子和小人都是有“朋”的,隻不過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因此無論小人或者君子當政,他們都是會使用自己的“朋”,那種不黨不朋的人是沒什麼機會的。這也就是黨同伐異這句話真實的體現。
所以雖然最高位者一再打擊朋黨,可是朋黨還是無時不在,也就是圈子無時不在,一個人走上了仕途,他就需要開始站隊,領導者看他就是看他站到那個隊伍中,站到了那個圈子裏。
有時候站錯隊是很可悲的,那就意味著一個人的仕途終結。
現在曹然想的就是,他對楊逸本身沒有意見,可是楊逸站到了自己圈子人的對立麵,那沒辦法,他隻能打擊楊逸了。
曹然笑笑說道:“這件事情我心中有數了,組織上醞釀人選的時候,我會推薦他的。”
徐貴富笑了,此次來市裏還真是收獲頗豐,看來一塊心病很快就要去掉了。
回到了萬州縣的徐貴富馬上轉變了作風,他開始尊重楊逸,時不時開始表揚起楊逸,說楊逸廉潔,說楊逸工作有能力,這種轉變一是讓萬州縣的官員們目眩神迷,有點拿不準徐貴富究竟在想些什麼。
對那些來請示彙報工作的局長們,徐貴富開始不接受起來,說道這都是楊縣長的工作,你把它拿來請示我,是不是嫌我一個縣委書記不夠忙?還是想故意挑唆我跟楊縣長之間的關係,好從中取利?
局長們有些無所適從,他們感覺萬州縣的風向確實變了,他們在楊逸麵前開始變的態度恭敬起來,即使事先請示了徐貴富,他們在楊逸麵前也不敢提這件事清,並且有的人開始直接向楊逸彙報工作,不再事先請示徐貴富了。
這段時期,楊逸和徐貴富算是和平共處時期,楊逸心裏知道徐貴富絕對沒那麼好心來向自己妥協,而且自己並沒有什麼要升遷的苗頭,徐貴富的示好隻能是陰謀。他更好的謹守住本分,該自己管的,一點都不放過,不該自己管的,絲毫不插手
徐貴富也在冷眼旁觀萬州縣的局麵,他在觀察萬州縣的這些局長們和下屬們,他看哪些會投靠到楊逸懷裏,準備著等楊逸離開萬州縣就開始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