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萃取前濾紙包重量(g);
P——萃取後濾紙包重量(g);
K——係數(Lbrm2)。
以三個試件可溶物含量的算術平均值為卷材的可溶物含量。
(2)拉力及斷裂延伸率試驗
①試驗設備及儀器
拉力試驗機,能同時測定拉力及延伸率,測量範圍為0~2000N,最小分度值為不大於5N,伸長率範圍能使夾具180mm間距伸長一倍,夾具夾持寬度不小於50mm;試驗溫度為(23±2)℃。
②試驗步驟
將切取好的試件放置在試驗溫度下不少於24h;校準試驗機(拉伸速度為50mmbrmin)將試件夾持在夾具中心,不得歪扭,上下夾具間距為180mm;開動試驗機,拉伸至試件拉斷為止。記錄拉力及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
③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的計算
分別計算縱向及橫向各5個試件的最大拉力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卷材縱向和橫向的拉力(Nbr50mm)。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按下式計算:E=100(L1-L0)brL(1640)式中:E——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
L1——試件拉斷時夾具的間距(mm);
L0——試件拉伸前夾具的間距(mm);
L——上下夾具間的距離,為180mm。
分別計算縱向及橫向各5個試件的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卷材縱向及橫向的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
(3)不透水性試驗
①試驗儀器
油氈不透水儀:具有三個透水盤(盤底內徑為92mm),金屬壓蓋上有七個均勻分布的直徑25mm的透水孔;壓力表示值範圍為0~0、6MPa,精度為2、5級。
②試驗步驟
在規定壓力、規定時間內,試件表麵無透水現象為合格。卷材的上表麵為迎水麵;上表麵為砂麵、礦物粒料時,下表麵作為迎水麵;下表麵為細砂時,在細砂麵沿密封圈的一圈去表麵浮砂,然後塗一圈60~100號的熱瀝青,塗平,冷卻1h後進行試驗。
(4)耐熱度試驗
①試驗儀器
主要設備有電熱恒溫箱。
②試驗步驟
將50mm×100mm的試件垂直懸掛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的電熱恒溫箱內,加熱2h後取出,觀察塗蓋層有無滑動、流淌、滴落,任一端塗蓋層不應與胎基發生位移,試件下端應與胎基平齊,無流掛、滴落。
①試驗儀器及器具
低溫製冷儀(控製範圍為0~30℃,精度為±2℃);半導體溫度計(量程30~40℃,精度為5℃),柔度棒或柔度彎板(半徑為15mm和25mm兩種)如圖1638所示;冷凍液(不與卷材發生反應)。
②試驗步驟
仲裁法:在不小於10L的容器內放入冷凍液(6L以上),將容器放入低溫製冷儀中冷卻至標準規定的溫度。然後將試件與柔度棒(板)同時放在液體中,待溫度達到標準規定的溫度時,至少保持0、5h,將試件浸於液體中,在3s內勻速繞柔度棒或彎板彎曲180°。
G——萃取前濾紙包重量(g);
P——萃取後濾紙包重量(g);
K——係數(Lbrm2)。
以三個試件可溶物含量的算術平均值為卷材的可溶物含量。
(2)拉力及斷裂延伸率試驗
①試驗設備及儀器
拉力試驗機,能同時測定拉力及延伸率,測量範圍為0~2000N,最小分度值為不大於5N,伸長率範圍能使夾具180mm間距伸長一倍,夾具夾持寬度不小於50mm;試驗溫度為(23±2)℃。
②試驗步驟
將切取好的試件放置在試驗溫度下不少於24h;校準試驗機(拉伸速度為50mmbrmin)將試件夾持在夾具中心,不得歪扭,上下夾具間距為180mm;開動試驗機,拉伸至試件拉斷為止。記錄拉力及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
③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的計算
分別計算縱向及橫向各5個試件的最大拉力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卷材縱向和橫向的拉力(Nbr50mm)。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按下式計算:E=100(L1-L0)brL(1640)式中:E——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
L1——試件拉斷時夾具的間距(mm);
L0——試件拉伸前夾具的間距(mm);
L——上下夾具間的距離,為180mm。
分別計算縱向及橫向各5個試件的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卷材縱向及橫向的最大拉力時的延伸率。
(3)不透水性試驗
①試驗儀器
油氈不透水儀:具有三個透水盤(盤底內徑為92mm),金屬壓蓋上有七個均勻分布的直徑25mm的透水孔;壓力表示值範圍為0~0、6MPa,精度為2、5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