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他在痛苦地自言自語:“我的有耐心的小聰明人兒!……”那心情和筆觸不免滯重而沉鬱,令你好似透過一扇窗扉窺見了作家心靈深處的哀傷。
有時,他竟會鋒芒畢露,犀利而尖銳地對社會上一群醜類破口大罵。抨擊他們,揭露他們,鞭笞他們。這時的屠格涅夫有些一反常態,簡直是一位“怒目金剛”了。
短短的八十二篇散文詩,變化萬千,多麼引人入勝!而所有這些風姿各異的篇章,又有著它們所共有的統一而完整的藝術風格特征,這特征把它們緊密地連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特征的最主要之點是簡潔和真誠。
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說,簡潔是藝術家屠格涅夫“偉大的外在標誌”。就是說,僅僅從他筆下簡潔凝練的文字看,已經一望而知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了。屠格涅夫一生不曾寫過任何一篇拖遝冗長的作品。到他晚年寫《散文詩》時,他在這方麵擁有的高超本領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談談。請看那些小說體裁的篇章:《瑪莎》、《兩首四行詩》、《門檻·夢》等。這是一些達到了純淨與洗練之極致的藝術精品。就拿《瑪莎》來說,它有一千來字,在《散文詩》中算長的了。然而幾乎是同一情節同一主題的另一篇作品,在另一位也是以簡潔著稱的偉大藝術家筆下(契訶夫的《苦惱》)卻達到五千多字。當然他們各自處理題材的方式不同,契訶夫式的短篇小說和《散文詩》中哲理性、象征性與敘事性並重的“微型小說”各有特點。但是,無論如何,屠格涅夫精湛高超的凝練本領,在這裏是表現出來了。而那些純屬哲理性的篇章就更加凝聚和濃縮了。許多話妙在不言中,給我們以觸發心靈的啟示,表達得幹淨、樸實而準確。比如這一篇:
你想要安寧嗎?去跟人們交往,但要獨自生活,什麼也別去參與,什麼也別去憐惜。
你想要幸福嗎?先得學會受苦。
這還不是這本書中最短的一篇呢。請看,這裏蘊含著多少人世的辛酸,這像是作家在那茫茫人海獨自漂浮時,從冷暖人情、炎涼世態中得出的痛心經驗,也像是在對那爾虞我詐的社會反唇相譏。我們從這寥寥數語中悟出的道理和品到的滋味使我們與作家的心靈相通了。
說起真誠,這是屠格涅夫最大的性格特點,也是他全部文章的主要風格,《散文詩》自不例外。而且,因為它是作家一生中的最後一部作品,又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他更是無所顧忌地解剖自己。這裏記錄著他對社會、文壇、人生的種種看法,他在愛情生活中的歡樂與痛苦,他對祖國人民的熱愛和懷念,以及他心頭隨時隨地浮現的遐思和湧起的波瀾。晚年的屠格涅夫沉浸在一種真摯的孩提般的情感中,達到一種“完全忘卻了自己的地步”。他敞開心懷,把一切和盤托出。這種毫無保留的真誠和坦率,令我們頓悟到郭沫若同誌一句話的真諦,他說散文詩應是“裸體的美人”。原來它不僅要在藝術形式上“裸”,毫無裝飾,全憑天然姿色以誘人,而且要在思想感情上也“裸”,毫無虛掩,歸真反璞。唯此才是真正的美的散文詩。
有時,他在痛苦地自言自語:“我的有耐心的小聰明人兒!……”那心情和筆觸不免滯重而沉鬱,令你好似透過一扇窗扉窺見了作家心靈深處的哀傷。
有時,他竟會鋒芒畢露,犀利而尖銳地對社會上一群醜類破口大罵。抨擊他們,揭露他們,鞭笞他們。這時的屠格涅夫有些一反常態,簡直是一位“怒目金剛”了。
短短的八十二篇散文詩,變化萬千,多麼引人入勝!而所有這些風姿各異的篇章,又有著它們所共有的統一而完整的藝術風格特征,這特征把它們緊密地連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特征的最主要之點是簡潔和真誠。
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說,簡潔是藝術家屠格涅夫“偉大的外在標誌”。就是說,僅僅從他筆下簡潔凝練的文字看,已經一望而知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了。屠格涅夫一生不曾寫過任何一篇拖遝冗長的作品。到他晚年寫《散文詩》時,他在這方麵擁有的高超本領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談談。請看那些小說體裁的篇章:《瑪莎》、《兩首四行詩》、《門檻·夢》等。這是一些達到了純淨與洗練之極致的藝術精品。就拿《瑪莎》來說,它有一千來字,在《散文詩》中算長的了。然而幾乎是同一情節同一主題的另一篇作品,在另一位也是以簡潔著稱的偉大藝術家筆下(契訶夫的《苦惱》)卻達到五千多字。當然他們各自處理題材的方式不同,契訶夫式的短篇小說和《散文詩》中哲理性、象征性與敘事性並重的“微型小說”各有特點。但是,無論如何,屠格涅夫精湛高超的凝練本領,在這裏是表現出來了。而那些純屬哲理性的篇章就更加凝聚和濃縮了。許多話妙在不言中,給我們以觸發心靈的啟示,表達得幹淨、樸實而準確。比如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