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淩雲斜塔(2 / 3)

確定無疑的是,內洞口的這扇巨型石門現在已成了整個海湧山的主梁,一旦再受到外力,如強行打開或定向爆破,就不僅僅是虎丘塔倒塌這麼簡單,整個海湧山體也可能隨之分崩離析,轟然倒塌。

於是正在開掘巨門的行動立刻被緊急強行中止,上下整個兒都在那束手無策,急著要救孫元良的工程部隊更是隻能幹瞪著眼。

正當各個方麵頭頭腦腦正在為這起撲踵謎離的事件傷透腦筋的時候,已被定為失蹤人員的孫元良,卻從外麵神奇的活著回來了。

在接下來的追查行動中,孫元良頓時成了關鍵人物。

各個相關單位輪番轟炸。

公安及部隊方麵急著要知道洞中發生的一切,盡管外洞中的那具屍體和吹箭筒還有巨門口的兩條“守門犬”及美式衝鋒槍都被扒了出來,可是屍體都己經麵目全非,根本無法辯識出任何有用線索。

孫元良是唯一一個進入了那扇巨門並與這些身份不明的人交過手的人,無疑打開這些疑團的關鍵隻能著落在他身上了。

這時侯,山本留下來的公文包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不出所料,公文包裏的資料使公安局如獲至寶。

軍隊則從緊張戒備中鬆弛下來,因為孫元良已彙報了敵特全滅的消息。後續的追查工作那就是公安的職責了。

考古隊也緊張得很,他們最但心的就是巨門裏麵文物的情況,夜裏又交火又爆炸又塌方的,考古隊不知有多少人傷心欲絕。

等聽完了孫元良的敘述,慶幸之餘,考古隊對巨門裏的千古迷題一時也是豪無頭緒。

對於劍池地下的情況,孫元良從頭到尾除去隱瞞了最後銅鼎這一段,以及與山本之間的對話,其它的基本都如實彙報了,至於各方麵如何去評估他所說的情況,那就不是他所能控製的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孫元良基本上都在寫彙報材料,和幾個部門談話,這就是審查的待遇了。

這也很正常,出了這麼大的事,現在整個工兵連都在寫彙報材料, 李大胡子和一排更是和孫元良一樣待遇,享受單間及限製行動的待遇。

沒有人有任何怨言,那個年代大夥兒思想覺悟都很高,連被審查的都覺得理所當然,連裏沒有輪上政治審查的同誌們甚至自發地在各班發起了自我審查的活動,希望能從自身的找到問題,更多的是在舒發對被害戰友的思念和內疚。

審查中曾引起爭議的焦點,就是孫元良一個人消滅了十來個日本準軍人這麼一個重點。

來自公安方麵的看法對此存疑很大。

而軍隊的做法對此最為幹脆,從警衛連和偵查連抽調了十來個人,再加上公安局刑偵負責抓捕的同誌湊了個二十個人小分隊,來虎丘說是要模擬重現一下當時洞內槍戰中的搏殺場景,其實就是想評估一下孫元良所說的情況真實性。

畢竟在戰爭年代以一當十,甚至抵百的英雄不是沒有,但大都是有武器在手,火器、謀略加膽大,往往能造就一個孤膽英雄,但象孫元良這種空手對火器的牛叉神人,那簡直就是傳說級的,誰也沒見過哇。

這場交手重演就放在了千人石左近,不出所料地變成了一場擂台較量,團部來遊說的幹事原來擔心孫元良不敢應戰,疑及他會不會以身體需恢複為理由拒戰,連激將法都使了出來。

不料孫元良輕輕一樂,一口應戰,渾不在意,反而讓不少人又開始為他捏一巴汗。

不少人都覺得這孫元良可能運氣好才逃出了洞中的殺局,對他全滅十八人的戰績將信將疑。這下好了,要拉出來實戰一下,爭功的那部分水份怕是要露餡兒了。

那一日,虎丘石坡上站滿了戰士,有指揮部的,考古隊的,公安係統的,團部的,連師裏都下來了好幾個參謀擠在一旁。

在部隊,這種比武活動向來是最受歡迎的。

既是較量,自然是都不帶武器。

不過孫元良也不能使殺招下狠手了。

千人石那坦坦當當的地形,也不能展開偷襲。

正麵強攻,難度很大呀,這就是打擂台了,還是一對二十。攻堅戰啊。

孫元良很興奮,這種比鬥他也沒經曆過,而且還是那種公開打擂。

光是那種四周此起彼伏喊好的聲音就讓他熱血沸騰,相較那天衝入劍池石洞時憤怒得氣血衝了天的狀態,他今天渾身輕鬆,張馳隨心,步向千人石的步子輕快無比,就象去連部參加茶話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