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攝影概述(一)(1 / 3)

第二節 攝影術的誕主和發展

一、攝影術的誕生

1839年8月19日,路易斯·達蓋爾的銀版法攝影術由法國政府在法蘭西學院的一次會議上公諸於世,僅一個小時後,全城的光學儀器商店就被蜂擁而至的消費者擠滿了,他們爭相購買可以拍攝圖片的器械。這僅僅是開始,攝影術的流傳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誕生不到10年間,僅在巴黎,2000台相機和超過50萬張攝影用金屬板就被搶購一空。這股騷動和熱潮席卷了整個世界。1853年,美國一萬多名攝影師拍攝了近30萬張照片。1856年,倫敦的大學增添了攝影課程。一個新的藝術樣式就此誕生。

論及曆史,我們不能忘卻那些先驅者的功績。同時,不能不提及三位最重要的創始者:

約瑟夫·尼埃普斯一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攝者。

路易斯·達蓋爾一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攝影術的發明人。

威廉·塔爾博特一由負像到正像,現代攝影法的奠基人。

1.約瑟夫·尼埃普斯和日光蝕刻法

約瑟夫·尼埃普斯,法國人。從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開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地保存影像的試驗。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頂樓的工作室裏,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永久保存的照片。經過長達8小時的曝光,裝在暗箱中的鉛錫合金板記錄下了窗外可見的全部景色。在這張正像上,左邊是鴿子籠,中間是倉庫屋頂,右邊是另一物的一角。由於受到長時間的日照,左邊和右邊都有陽光照射的痕跡。尼埃普斯把他這種用日光將影像永久地記錄在玻璃和金屬板上的攝影方法,稱作日光蝕刻法。他的攝影方法,比達蓋爾早了十幾年,實際上應被稱為攝影術的發明者,隻是由於尼埃普斯為保密而一直拒絕公開,也就未被予以公認。

2.路易斯·達蓋爾和銀版法

路易斯·達蓋爾,法國人。達蓋爾青年時從事舞台美術,後來對如何能留住暗箱中的影像產生興趣繼而作深入地研究,在這期間,結識了尼埃普斯。1829年受尼埃普斯相邀,在尼埃普斯日光蝕刻法的基礎上,共同合作研究。尼埃普斯於1833年逝世。而達蓋爾在1837年用感光過的鍍銀銅版,浸泡在加熱的鹽水中獲得定影而完成了自己的達蓋爾銀版法。《巴黎寺院街》是他在1838年攝製的。由於曝光時間要長達數分鍾之久,因此很難留下人的行跡和身影。

達蓋爾因銀版法成為舉世公認的攝影術發明人。銀版法作為一種實用的攝影方法,雖成本和價格昂貴,但影像質量極為精細,自公布於世便迅速在歐美得到應用,直到19世紀50年代的膠棉濕版工藝出現之前,一直是最主要的攝影技法。銀版法在攝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正是銀版法的發明和問世,才使攝影得以成為人類在繪畫之外保存視覺圖像的新方式,由此開創了人類視覺信息傳遞的新紀元。

第二節 攝影術的誕主和發展

一、攝影術的誕生

1839年8月19日,路易斯·達蓋爾的銀版法攝影術由法國政府在法蘭西學院的一次會議上公諸於世,僅一個小時後,全城的光學儀器商店就被蜂擁而至的消費者擠滿了,他們爭相購買可以拍攝圖片的器械。這僅僅是開始,攝影術的流傳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誕生不到10年間,僅在巴黎,2000台相機和超過50萬張攝影用金屬板就被搶購一空。這股騷動和熱潮席卷了整個世界。1853年,美國一萬多名攝影師拍攝了近30萬張照片。1856年,倫敦的大學增添了攝影課程。一個新的藝術樣式就此誕生。

論及曆史,我們不能忘卻那些先驅者的功績。同時,不能不提及三位最重要的創始者:

約瑟夫·尼埃普斯一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攝者。

路易斯·達蓋爾一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攝影術的發明人。

威廉·塔爾博特一由負像到正像,現代攝影法的奠基人。

1.約瑟夫·尼埃普斯和日光蝕刻法

約瑟夫·尼埃普斯,法國人。從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開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地保存影像的試驗。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頂樓的工作室裏,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永久保存的照片。經過長達8小時的曝光,裝在暗箱中的鉛錫合金板記錄下了窗外可見的全部景色。在這張正像上,左邊是鴿子籠,中間是倉庫屋頂,右邊是另一物的一角。由於受到長時間的日照,左邊和右邊都有陽光照射的痕跡。尼埃普斯把他這種用日光將影像永久地記錄在玻璃和金屬板上的攝影方法,稱作日光蝕刻法。他的攝影方法,比達蓋爾早了十幾年,實際上應被稱為攝影術的發明者,隻是由於尼埃普斯為保密而一直拒絕公開,也就未被予以公認。

2.路易斯·達蓋爾和銀版法

路易斯·達蓋爾,法國人。達蓋爾青年時從事舞台美術,後來對如何能留住暗箱中的影像產生興趣繼而作深入地研究,在這期間,結識了尼埃普斯。1829年受尼埃普斯相邀,在尼埃普斯日光蝕刻法的基礎上,共同合作研究。尼埃普斯於1833年逝世。而達蓋爾在1837年用感光過的鍍銀銅版,浸泡在加熱的鹽水中獲得定影而完成了自己的達蓋爾銀版法。《巴黎寺院街》是他在1838年攝製的。由於曝光時間要長達數分鍾之久,因此很難留下人的行跡和身影。

達蓋爾因銀版法成為舉世公認的攝影術發明人。銀版法作為一種實用的攝影方法,雖成本和價格昂貴,但影像質量極為精細,自公布於世便迅速在歐美得到應用,直到19世紀50年代的膠棉濕版工藝出現之前,一直是最主要的攝影技法。銀版法在攝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正是銀版法的發明和問世,才使攝影得以成為人類在繪畫之外保存視覺圖像的新方式,由此開創了人類視覺信息傳遞的新紀元。

3.威廉·塔爾博特和卡羅式攝影法

威廉·塔爾博特是英國著名古典文學家和科學家。1835年,塔爾博特就曾研製出他的第一張相紙負像,可用來印製正像。但由於是紙質纖維,印出的正像顆粒粗,反差大,在像素上與銀版法不能相比。1839年,達蓋爾的銀版法率先正式公布。至1841年,塔爾博特改進完善後的負像一正像工藝才在英國取得專利權。塔爾博特把他的攝影方法稱為卡羅式攝影。卡羅式攝影的影像質量固然不能和銀版法相比,但卡羅式可以從負像反複地印製正像,這實際上就是今天由負片印放正像工藝的前身。塔爾博特作為負像一正像工藝的創始人,他的發明給現代攝影中的負片工藝開創了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