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患者機會性感染的特點有,①病原體種類繁多:繼發於AIDS的機會性感染都是條件性病原體。與AIDS相關的機會性感染已有30多種。②常發生混合性感染:在AIDS患者,同一器官中常有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最常見於肺部,肺內混合感染的病原體有報道多達12種者。③常發生播散性感染:一種病原體可同時累及多個器官,形成播散性或全身性感染,如播散性弓形蟲病可累及多達12個器官。④機會性感染多來自內源性感染,即原有的潛伏感染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再次複活所致。當然機會性感染也可能是新近的獲得性感染。⑤機會性感染治療比較困難,這是因為有些真菌、寄生蟲或病毒還缺乏有效的藥物,加上患者免疫力極為衰弱。
原蟲類感染主要是卡氏肺孢子蟲病、弓形蟲病和隱孢子蟲病,分別引起肺炎,腦炎和慢性腹瀉。70%~80%的患者可經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蟲感染,並死於肺孢子蟲感染,該繼發感染對AIDS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70%的病例繼發中樞神經係統的弓形蟲或新型隱球菌感染,引起相應的腦炎或腦膜炎;卡氏肺孢子蟲肺炎和弓形蟲病詳見相關章節(第五章)。隱孢子蟲感染人體後,附於腸黏膜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瀉,病人表現為難以控製的大量水樣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L,病死率可高達50%以上。診斷靠腸鏡活檢或糞便中查到原蟲的卵囊。
病毒類感染常見巨細胞病毒(CMV)、單純皰疹病毒(HSV)和EB病毒(EBV)等感染。①CMV感染:AIDS伴CMV感染時,常表現為肝炎、肺炎、視網膜炎、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皮疹等。典型病變為感染細胞增大,形成核內包涵體。確診CMV感染必須在活檢或屍解標本中找到病毒包涵體或分離出病毒。CMV感染常為播散性,並常累及多個器官。②HSV感染:HSV可引起AIDS患者皮膚黏膜損害,累及口周、外陰、肛周、手背,或食道、支氣管及腸道黏膜等,以唇緣、口角的單純皰疹最常見,病變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皰,基底稍紅,水皰被擦破後可形成潰瘍,其潰瘍特點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繼發感染,症狀多較嚴重,病程持續時間長,病損部位可培養出單純皰疹病毒,活檢可查到典型的包涵體。③EBV感染:EBV在AIDS患者中感染率很高,有96%的AIDS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EBV抗體,EBV可致原發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貧血、淋巴結腫大、全身斑疹、T細胞減少等。口腔黏膜毛狀白斑也與EBV感染有關。乳頭狀瘤空泡病毒可引起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
AIDS患者機會性感染的特點有,①病原體種類繁多:繼發於AIDS的機會性感染都是條件性病原體。與AIDS相關的機會性感染已有30多種。②常發生混合性感染:在AIDS患者,同一器官中常有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最常見於肺部,肺內混合感染的病原體有報道多達12種者。③常發生播散性感染:一種病原體可同時累及多個器官,形成播散性或全身性感染,如播散性弓形蟲病可累及多達12個器官。④機會性感染多來自內源性感染,即原有的潛伏感染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再次複活所致。當然機會性感染也可能是新近的獲得性感染。⑤機會性感染治療比較困難,這是因為有些真菌、寄生蟲或病毒還缺乏有效的藥物,加上患者免疫力極為衰弱。
原蟲類感染主要是卡氏肺孢子蟲病、弓形蟲病和隱孢子蟲病,分別引起肺炎,腦炎和慢性腹瀉。70%~80%的患者可經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蟲感染,並死於肺孢子蟲感染,該繼發感染對AIDS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70%的病例繼發中樞神經係統的弓形蟲或新型隱球菌感染,引起相應的腦炎或腦膜炎;卡氏肺孢子蟲肺炎和弓形蟲病詳見相關章節(第五章)。隱孢子蟲感染人體後,附於腸黏膜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瀉,病人表現為難以控製的大量水樣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L,病死率可高達50%以上。診斷靠腸鏡活檢或糞便中查到原蟲的卵囊。
病毒類感染常見巨細胞病毒(CMV)、單純皰疹病毒(HSV)和EB病毒(EBV)等感染。①CMV感染:AIDS伴CMV感染時,常表現為肝炎、肺炎、視網膜炎、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皮疹等。典型病變為感染細胞增大,形成核內包涵體。確診CMV感染必須在活檢或屍解標本中找到病毒包涵體或分離出病毒。CMV感染常為播散性,並常累及多個器官。②HSV感染:HSV可引起AIDS患者皮膚黏膜損害,累及口周、外陰、肛周、手背,或食道、支氣管及腸道黏膜等,以唇緣、口角的單純皰疹最常見,病變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皰,基底稍紅,水皰被擦破後可形成潰瘍,其潰瘍特點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繼發感染,症狀多較嚴重,病程持續時間長,病損部位可培養出單純皰疹病毒,活檢可查到典型的包涵體。③EBV感染:EBV在AIDS患者中感染率很高,有96%的AIDS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EBV抗體,EBV可致原發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貧血、淋巴結腫大、全身斑疹、T細胞減少等。口腔黏膜毛狀白斑也與EBV感染有關。乳頭狀瘤空泡病毒可引起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