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細菌性傳染病(1 / 3)

特殊染色根據特殊染色的方法,可以把細菌分為一般細菌和抗酸杆菌兩大類,一般細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革蘭染色法,染色結果革蘭陽性菌呈藍色或紫色,而革蘭陰性菌呈紅色。抗酸杆菌常用的方法是ZiehlNeeln染色,即抗酸染色,用於檢查結核杆菌、麻風杆菌或非典型分枝杆菌等,染成紅色。細菌性傳染病根據其特殊的組織學改變,結合特定的發生部位一般都能確診,特殊染色有助於鑒別診斷。

第一節結核病

結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結核分枝杆菌(簡稱結核杆菌)引起的傳染病,致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結核杆菌。

【概況】結核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100多年來結核病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隨著抗結核藥物的發展和衛生狀況的改善,世界各國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曾大幅度下降。但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艾滋病流行以及結核杆菌耐藥菌株的出現,結核病的發病率又有不斷升高趨勢,目前全球每年新發結核病例達800萬例左右,其中發展中國家占95%。我國結核病的發病率較高,邊遠內陸地區高於沿海地區,農村高於城市,每年死於結核病的人約有25萬,為各類傳染病之首。因此結核病再次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公共性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結核病防治日。結核病的傳染源是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和牛,結核杆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染,也可經消化道、經母嬰及皮膚傳播,還可經血道擴散。病變可累及全身各組織和器官,但以肺部感染(肺結核)最多見,各種年齡均可感染患病,可一次或多次感染。

【致病性】結核病的發生主要取決於感染細菌的數量及其毒力的大小和機體的反應性,即免疫反應和變態反應。結核杆菌是在細胞內生長的細菌,既不產生內、外毒素,也無酶類產生,對人體致病的主要是菌體和細胞壁內的某些致病物質,包括了脂質、蛋白質和多糖,這些致病物質作為抗原,刺激不同的T淋巴細胞產生不同的細胞因子,或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或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這些致病物質能破壞線粒體膜,影響細胞呼吸和抑製白細胞遊走;能引起強烈的變態反應,造成機體損傷;還能使巨噬細胞轉變為上皮樣細胞而形成結核結節;並具有保護病菌不易被巨噬細胞消化等作用。故結核杆菌引起的細胞免疫和Ⅳ型變態反應是導致組織破壞和機體抵抗細菌,並進行修複的基礎。感染細菌量的不同、細菌毒力的不同以及機體免疫反應和變態反應不同,感染局部組織出現的病變有所不同。

【病變特點】

基本病變結核病無論發生在什麼器官和組織,基本病變均表現為滲出、壞死和增生,這三種基本病變在結核病病灶中可交錯存在,但常以某一種病變為主,也可互相轉化。

特殊染色根據特殊染色的方法,可以把細菌分為一般細菌和抗酸杆菌兩大類,一般細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革蘭染色法,染色結果革蘭陽性菌呈藍色或紫色,而革蘭陰性菌呈紅色。抗酸杆菌常用的方法是ZiehlNeeln染色,即抗酸染色,用於檢查結核杆菌、麻風杆菌或非典型分枝杆菌等,染成紅色。細菌性傳染病根據其特殊的組織學改變,結合特定的發生部位一般都能確診,特殊染色有助於鑒別診斷。

第一節結核病

結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結核分枝杆菌(簡稱結核杆菌)引起的傳染病,致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結核杆菌。

【概況】結核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100多年來結核病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隨著抗結核藥物的發展和衛生狀況的改善,世界各國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曾大幅度下降。但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艾滋病流行以及結核杆菌耐藥菌株的出現,結核病的發病率又有不斷升高趨勢,目前全球每年新發結核病例達800萬例左右,其中發展中國家占95%。我國結核病的發病率較高,邊遠內陸地區高於沿海地區,農村高於城市,每年死於結核病的人約有25萬,為各類傳染病之首。因此結核病再次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公共性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結核病防治日。結核病的傳染源是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和牛,結核杆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染,也可經消化道、經母嬰及皮膚傳播,還可經血道擴散。病變可累及全身各組織和器官,但以肺部感染(肺結核)最多見,各種年齡均可感染患病,可一次或多次感染。

【致病性】結核病的發生主要取決於感染細菌的數量及其毒力的大小和機體的反應性,即免疫反應和變態反應。結核杆菌是在細胞內生長的細菌,既不產生內、外毒素,也無酶類產生,對人體致病的主要是菌體和細胞壁內的某些致病物質,包括了脂質、蛋白質和多糖,這些致病物質作為抗原,刺激不同的T淋巴細胞產生不同的細胞因子,或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或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這些致病物質能破壞線粒體膜,影響細胞呼吸和抑製白細胞遊走;能引起強烈的變態反應,造成機體損傷;還能使巨噬細胞轉變為上皮樣細胞而形成結核結節;並具有保護病菌不易被巨噬細胞消化等作用。故結核杆菌引起的細胞免疫和Ⅳ型變態反應是導致組織破壞和機體抵抗細菌,並進行修複的基礎。感染細菌量的不同、細菌毒力的不同以及機體免疫反應和變態反應不同,感染局部組織出現的病變有所不同。

【病變特點】

基本病變結核病無論發生在什麼器官和組織,基本病變均表現為滲出、壞死和增生,這三種基本病變在結核病病灶中可交錯存在,但常以某一種病變為主,也可互相轉化。

1.以滲出為主的病變見於炎症早期或機體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強或變態反應較強時。以漿液性或漿液纖維素性滲出為主,同時有單核巨噬細胞增生,滲出液和巨噬細胞內可查見結核杆菌。好發於肺、漿膜、滑膜和腦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