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曆風波黃粱夢醒(3 / 3)

啟奏萬歲爺:東南上祥雲靄靄,瑞氣騰騰,一片紅光,正在娘娘寢宮。想是諸神護送太子來了。

娘娘房內正臨盆,溫妃親自送人參。中宮本是將軍性,忍得酸來耐得疼。異香撲鼻氤氳繞,一尊羅漢降凡塵。呱呱啼哭聲音響,接生稱喜是儲君。宮娥跪奏君王曉,少年天子甚歡欣。忙傳旨,采女們,稟報慈親太後聞。太後聞奏心歡喜,向空合掌謝神明。吩咐一聲抬禦輦,要到那,坤和宮內看王孫。

話說內監們一麵報進昭陽,奏知天子。

一聲太後到昭陽,六院雙宮跪兩旁。一個個,花飛秀舞朝參拜;一人人,鶯聲燕語問安康。鸞綃舉,繡帶,齊齊賀喜老娘娘。成宗皇帝親扶母,坐在那,金漆龍盤椅一張。腮含笑,叫君王,祖宗積德賜禎祥。西宮親捧香茗到,太後是,連問娘娘身可康。妃子答言無所礙,仍然說笑在宮房。

啊唷,好極了!真正謝天謝地。娘娘雖則健旺,你等更要加意小心,勿得稍為懈惰。你們俱未生育,不曉其中緣故。健產易於受病,這時要緊。是,領旨。

太後於時立起身,眾妃簇護出宮門。吩咐兩旁須肅靜,產房嘈雜不安寧。輕輕步近龍床畔,悠悠曳起絳綃簾。那娘娘,微開鳳目朱唇啟,低聲細語叫娘親。啊呀母後嚇!臣媳多時虧婦道,不能親自問安寧。今朝反使親勞乏,婦媳是,安坐無迎禮道違。

啊呀,賢哉!你與我生下孫兒了。好好。

你快些,緊閉雙睛養養神,何勞如此禮彬彬。不孝有三無後大,你今朝,總然逆吾也歡欣。臨凡羅漢床中睡,口不能言心自明。墮落紅塵遭此劫,惱恨呱呱哭幾聲啊唷,乖兒子,好響大聲音嚇!

太後含歡走近床,娘娘雙手捧兒郎。忙接過,細端詳,五官齊整貌端莊。但見他,繡衣高聳遮紅頰,錦袱斜包露粉龐。烏雲垂額光而亮,翠眉插鬢秀還長。美麗威嚴如母後,龍姿鳳表似君王。

太後娘娘看畢,喜歡得不知怎樣才好。

宮中各處掛紅燈,太後登時立起身。囑咐乳娘和抱母,小心在意小儲君。又在那,正宮耳畔低低說,連聲珍重勿勞神。娘娘再回忙安慰,為婆是,無事得便進宮門。太後回宮休細表,要講那,九重天子絳綸音。

啊!侍值宮官何在?傳旨往國丈府中報聲:酉時初刻娘娘生下儲君,身子平安。速去速回。是,領旨。

內官奉旨不遲行,快馬加鞭趲路程。跑到了,國丈府前忙下馬,司閽接進敘寒溫。遜坐茶廳來細述,敲雲板,稟連聲,宮官奉旨前來報,酉刻臨盆兩下寧。舞彩宮中將用膳,停杯擱盞問頻頻。太妃夫婦心歡喜,誇著那,女兒福大顯雙親。內宮複旨何須表,一宵無事講明晨。講到次日清晨早,太妃一早即抽身,檢點奇珍送外孫。逐件配完登了帳,描金捧盒滿裝成。黃金鐲,十錦鈴,白璧無暇雙壽星。八仙八寶珊瑚琢,雙鳳雙龍珠滴成。鴛鴦扣配麒麟鎖,翡翠連環巧琢成。劉海帽,軟唐巾,紮額龍冠是紫金。春夏秋冬四季服,顏色鮮明小海青。龍袍蟒箭俱雙件,刻絲顧繡押洋金。夾單尿片俱續緞,抱裙繈褓錦裁成。無多幾件三朝禮,算將來,一年王俸已平分。忙忙碌碌俱齊備,明朝合府進宮門。

講到太奴與武憲王說知,三官媳婦俱帶進宮走走,一來看視儲君,二來於歸後也應謝謝恩去。老千歲連稱有理:但是請保和公主先起鑾,你可帶領兩媳婦再走,不要快活得糊塗了。

太妃聽,笑盈盈,幸賴君家指點明。否則是,猶恐忙中疏忽了,一差兩錯即欺君。於是吩咐丫鬟等,稟報三宮盡曉聞。

講到十一黎明,文武百官俱到。武憲王父子、衛振宗,命兒子女婿一並進朝祝賀。

幾點疏星動曙光,煙籠遠樹已蒼茫。淨鞭三響鳴鍾鼓,紅燈兩盞照前行。金鑾殿,坐君王,寶扇分開飄禦香。蝦須簾外沉沉影,白玉階前淡淡光。文武眾卿排品級,揚塵舞蹈鏘鏘。朝參已畢分班立,丹墀下,三人俯伏把聲揚。

臣平江侯熊浩,臣華亭伯衛振宗,臣都總兵衛勇彪,假滿回朝,忻逢太子降辰,臣等恭賀吾皇上洪福齊天,萬歲萬歲萬萬歲。啊唷,愛卿等俱已入朝供職,好極了。寡人青年得子,何足為喜,惟是上宮皇太後望孫心切,聊慰慈懷而已。

君王座上便開言,問了聲,華亭平江督撫番。看了看,英才臣子真豪傑,讚了讚,賴卿穩保錦江山。誇一聲,忠良衛煥賢喬梓,說一聲,眾卿無事退了班。年少成宗移玉體,昭容殿上卷珠簾。

講到武憲王父子,早有職名恭賀萬壽宮、坤和宮,兩處總管內監已代伊通報。太後娘娘說:知道了。欽此。皇後命內監著國丈父子改日朝參,鳳體平安,毋須掛念,好生回去罷。皇甫父子退出回家,此言少表。單講公主娘娘,來朝鑾駕早到朝前了。

保和公主到宮門,內監慌忙稟報聞。皇太後,吩咐宮娥忙出接,兩邊扶住進宮庭。太後是,盤龍椅上把身抬,遠望看,宛如那,西池金母降瑤階。花飛秀舞宮娥擁,好一似,蛺蝶穿花簇擁來。繡幃啟處佳人到,口稱母後拜慈懷。

臣女保和參見母後娘娘,願母後千歲千千歲。啊呀呀,兒嚇,不要行禮了,快些坐罷。公主告坐畢,挨近太後,將身坐下。

鶯聲細語叫慈親,一別於今有兩旬。隻因為,懿旨免朝一個月,孩兒是,未敢私自進宮門。揆違宛似三秋隔,一日懷思十二辰。

兒呀,彼此同懷,免得遠念了。

太娘娘,抬頭舉目細觀瞧,比著前番貌更嬌。隻見她,八寶珠兒抵拂麵,金鑾玉鳳兩邊挑。雲鬢初栽齊似線,青絲巧挽黑如膠。碧彎彎,眉如初放三春柳;紅豔豔,臉似新開五月桃。上穿著,大紅錦繡金龍蟒,下係著,淺綠朝裙碧浪搖。姿容更比前朝美,賽過當年大小喬。

太娘娘口飲香茗,一雙鳳目射定多嬌,越看越愛,心中喜歡了不得。後麵尹氏王妃,同了兩家媳婦亦到宮門了。

一聲稟報即傳宣,太妃率領兩嬋娟。丫鬟仆婦齊隨後,香風拂處瑤喧。太王妃,容顏端正移鳳履,兩夫人,身才窈窕動金蓮。這一對,美貌佳人真可愛,那一個,半老徐娘也可瞻。蹁躚移步將簾進,翠袖雙擎往上參。行禮處,鳳裙飄曳搖金;拜倒時,蟒服飛罩繡氈。俯伏下,滴滴嬌聲稱國母;立起時,亭亭玉樹植階前。

臣妾皇甫敬正妃尹氏良貞,率領東西兩院媳婦梁素華、劉燕玉,恭參太後娘娘。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平身。領旨。

太王妃,玉頸輕回悄悄言,媳婦啊!今日要參公主前。正正裙裳重步上,高台彩袖舞蹁躚。公主春尖忙挽住,婆婆啊,何須如此禮多端。尊卑長幼須分別,若拘國禮意何安。那公主,再三謙遜尊姑長;太妃說,我今鬥膽不行參。東西兩院行施禮,保和公主急相攙。賢妹又是客氣了,娘娘啊,家則禮兒國則法,今朝太後在跟前。下院之人如失禮,故叫個,無知世俗女嬋娟。

於是太後即雲:夫人們,請坐罷。

正麵盤龍椅一張,太後端坐在中央。繡墩四個忙端正,分別東西擺兩旁。告罪一番挨次坐,采女們,送上金杯百果湯。兩夫人,香軀欠欠將杯接,太娘娘,一心要看兩嬌娘。抬鳳目,細端詳,姿容倒也可稱揚。這一個,龍袍鶴補姣姣態;那一個,蟒服朝裙楚楚妝。這一個,桃腮杏眼長龐麵;那一個,淺暈微紅小粉龐。這一個,秀眉柳葉天然趣;那一個,小口櫻桃含笑藏。這一個,金鳳高挑烏髻掩;那一個,玉釵斜插綠雲旁。這一個,裙拖隱隱金蓮小;那一個,袖內纖纖玉筍長。劉燕玉,玲瓏柔弱心慈善;梁素華,安詳和順性賢良。雖非國色天香貌,也算得,似玉如花好女郎。太王妃,敘說幾句寒溫話,告辭太後進宮房。三宮媳婦齊隨後,要到那,坤和宮內看娘娘。采女飛行來稟報,太妃婆媳後隨行。

太妃同了三宮媳婦見過娘娘,自然各有一番動問。此言少表。但見一對宮娥,手捧著兩個描金龍鳳盤,笑盈盈,高捧雙盤跪在塵。說道是,保和公主送儲君。大紅繡袱須飄蕩,娘娘是,鳳目含歡仔細睜。見一付,無瑕白玉雙如意,長壽金牌係彩繩。玉帶金鑲紅錦襯,二十四件繡衣衿。雙魚碧玉連環,鴛鴦和合小金鈴。又有一對花梨盒,東西兩院二夫人。滿裝衣服多豐盛,無非是,金珠首飾共綢綾。

娘娘吩咐:將太妃所送禮物一並俱呈太後觀看。早膳後,君王賜下洗兒錢。

擺在花梨小木盤,黃金鑄,彩線穿,寶庫金錢足三千。乳娘懷抱儲君起,香湯沐浴換衣衫。頭戴著,小龍冠,遍體雲霞五色鮮。乳娘挽起雙袍袖,小手擎高露粉拳。參參佛,拜拜天,攔腰捧抱叩連連。太妃玉指輕調弄,紅腮含笑動人憐。齊聲稱讚多乖巧,玲瓏踢跳好兒男。三日大開湯餅會,昭陽殿上設華筵。太後娘娘為首席,正中獨桌麵朝南。命著那,保和公主旁陪飲,一聲免禮眾嬋娟。各院妃擯俱在殿,奉陪國太坐華筵。傳杯弄盞言談笑,燈燭輝煌奏管弦。直飲到,秋千院落沉沉影,歌管樓台寂寂然。太王妃,抬身謝宴辭回第,彩女高挑燈照前。梁氏夫人初次到,中宮分賜物多端。隻因天晚儲君睡,不敢輕身謝鳳顏。拜懇宮娥轉奏啟,謝辭稟請晚來安。公主叩辭呼母後,孩兒朔望再來參。威威武武先登轎,呼呼喝喝啟魚軒。三乘大轎俱隨後,執事紛紛人馬喧。百盞紅燈垂黑地,三層黃傘接青天。慢談鑾駕回王府,我今提起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