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1 / 2)

是皇家的媳婦,就說林如海是三品大員,又是皇帝的伴讀,是正經讀書人,在清流中也是非常有威望的振臂一呼,必是萬千呼應。但是這事還沒等林如海和黛玉籌劃把這事扔出來滅滅賈家的威風的時候,關於這件事的傳言的已經瘋傳四九城了。其實這四九城的居民很有意思,能在四九城裏麵居住的很少有吃不飽穿不難的事情,就是乞丐也是高級乞丐,長得都很壯實,人家是拿乞丐當成一種職業,非常敬業的很。

這段時間裏北京城裏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大事,這一吃飽喝足之後就立馬凸顯出娛樂生活的貧乏了,這時候賈家又出事了,要說這賈家其實還都是自己做出來的的,有些緋聞有些時候大家其實並不是特別的感興趣,但是傳的多了大家的興趣也就都知道了,尤其是像賈家這樣的顯貴人家的的八卦更是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尤其是賈家下人的嘴特別的碎,嘴上沒個把門的,當家的也不管,兩項相投,賈家那些個糟心的事立馬就全都傳出來了。

像府內的三個小姐的名字,性格,長相什麼的外麵傳的沸沸揚揚的,更是連閨閣女兒的詩篇和畫作什麼的都傳到外麵了,導致三春裏麵最大的迎春都快二十了也沒有個上門提親的人,但是賈母好像是跟忘記了似的,隻是把幾個孫男弟女拘在身邊玩笑,也不叫理事和學習管家的事,看的京裏麵的高門大戶不由得暗暗的撇嘴,這哪是在養孫女啊,根本就是在養小妾嘛,這賈家果然是軍功起家,上不得台麵,不會教養孩子,不由得把賈家剔除了聯姻的範圍。

這些事賈家是都不知道的,下人也不會上杆子去跟主子說這麼犯嫌的東西,這不擎等著找罵呢嗎,所以賈家的人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該吃飯吃飯,該包戲子包戲子的,該逛青樓的逛青樓,過得是十分的悠哉。

康熙最近過的卻是十分的憋氣,倒不是因為什麼國家大事,是因為他的那些個兒子,兒子少的話不好選,但是兒子多的話更是不好選。太子是康熙手把手教大的,不的不說太子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但是也隻是一個合格的太子,而不是一個合格的天子,他被康熙教得很好,但是他的定位一直都是太子而不是皇帝。

但是......哎,孩子多了也不好啊,有才能得多,但是是個當皇上的卻是沒有,現在隻能重點培養太子了,即使當一個守成之君也是好的,總不至於把祖宗留下的百年基業給敗光了,可是好不甘心啊,自己幼年時期不受皇阿瑪重視,但是自己八歲的時候登上的皇位,十六歲的時候打敗了鼇拜開始親政,平三藩,滅葛爾丹,實在是不甘心把祖宗基業交給一個守成之君啊,哎,還是再看看吧。

康熙在這煩心著,十阿哥家卻是一片歡樂,小弘旭一天天的長大,從最開始的隻會躺著,到後來的慢慢的會翻身,現在也已經會小走兩步了,雖然隻是兩步,但是卻是曆史向的時刻,為了這事黛玉摘了空間裏的東西洗手做羹湯,一家三口吃得十分和樂,當然是兩個大人吃的很適合了,小弘旭吃著他娘空間裏麵的大白雞生的蛋做的芙蓉蛋,樂得口水花花的流著,她那無良的老爹卻依舊在他旁邊吃得無比香甜。

時間飛快,轉眼間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裏麵發生了很多的事,老四家的兒子弘曆被康熙皇帝喜歡帶到宮內撫養,看的黛玉不由得咂舌,這乾隆的腦殘模式就要從現在開始培養了嗎,記得看書時寫道乾隆曾說過自己年少時曾是由聖祖康熙爺教養長大,甚至在登基之後,宣稱自己在效仿聖祖康熙爺的治國方策,標榜自己是至善仁君。

可是在看乾隆當政時各地天災人禍不斷,更有甚者就是各地的天地會,紅花會,白蓮教,大乘教紛紛發展壯大,政局雖然不說動蕩,但是卻也不算是安穩的。而乾隆卻是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的很,還很貪圖享樂,甚至還提出什麼議罪銀製度的。想的黛玉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九龍奪嫡的縞潮的到來,京城裏麵的空氣都是一陣陣的緊繃,黛玉在剛剛嫁過來的時候就想著一定要想辦法讓老十不要攙合到這種事裏麵去了,省的到時候沒辦法脫身,弄得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但是老十倔脾氣自然不是黛玉一說就聽得,黛玉會去跟一破取了個經,回來時一哭二鬧三上吊,當然黛玉還是很注重尺度的,一點撒嬌的,一點發脾氣的,一點裝病的,成功地讓老十和老九和老八的距離越來越遠,老十的生活漸漸的遠離了漩渦的中心,歸於平淡。

時間過得很快,康熙老了,轉眼之間就不行了,老十一幹兄弟都在院外等著,等著最後的宣判,看誰能坐上那個象征著天下第一的椅子。待隆科多等取出正大光明匾後麵封存的明黃色的聖旨之後,曆史上的抄家皇帝雍正爺登上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