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老工人方玉蘭放“炮”(3 / 3)

最近,廠裏召開職代會,方玉蘭放“炮”是會議內外議論最多的話題。咋回事呢?原來,職代會的中心議題是廠黨委開門整風動員。王主席的動員報告,題目叫做《四個現代化和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在講工人階級如何當家做主時,把方玉蘭作為典型人物,詳細介紹了幾次放“炮”的故事,什麼“潤滑事件”呀,“花苗事件”啦……其中,講得最詳盡的是與王主席自己有關的“值班事件”。放“炮”始末,小字報的內容……自然成了職工代表們會議內外議論、宣傳的東西。

王主席在報告中評價方玉蘭放“炮”時說:“方玉蘭放‘炮’的事跡很平凡,但卻很難得,沒有一副工人階級敢於擔待的肩膀是做不到的!”王主席接著就對方玉蘭的“大炮”外號抱屈,他說:“我個人的看法,叫‘大炮’不恰當。我號召大家今後改口吧!”代表們笑著報以會心的掌聲。

然而,大夥在發言中仍然是“大炮”長“大炮”短的順著嘴叫。我自己也覺得還是叫慣了方“大炮”來得親切。

“啊,這個方玉蘭放‘炮’能叫人心服,受人尊重,過去當過領導吧?”我見寶林刹住話頭,試探地問道。

“沒有!”寶林回答,“她是工齡比新中國大兩年的老操作工。解放時,她才十六歲,肺結核折磨得她已不能正常上班。軍代表一進廠就送她住進結核病醫院,鈣化以後又轉到工人療養院療養,三個月後回廠,再以後就得了個‘大炮’的外號。”稍停,寶林又補充道:“方玉蘭先後從工人幹到機長,再幹到班長,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工人。”

“嘿,有意思。你講的這個方‘大炮’我還打過交道。”一旁的鄰居秀英忍不住插話。

“真的?”寶林有點感到意外。

“真的。”秀英說:“這件事可能就是你剛才講到的什麼‘花苗事件’。去年,我家二娃在你們廠實習勞動。有一天,他和幾個同學見你們廠區花園的花千姿百態,想拔幾株帶回去盆栽,剛進花園準備動手,被一位女師傅喝住了,他們拔腿想溜,女師傅卻橫身一擋說:‘慢著!怎麼不拔啦?’其他幾個娃都低下頭,唯獨我家二娃回嘴說:‘什麼好玩藝,送我都不要!’結果,女師傅放走娃們,唯獨把二娃帶到工廠值班室,不但問了姓名、年齡、家住哪裏,還狠狠地訓了一頓,說:‘人小鬼大,耍花槍,想一想你像一個工人子弟嗎?!’二娃哭著回了家。”

“那天晚上,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師傅到了我家。一談,才知道她姓方,是來看孩子的。她說:‘孩子走後,我放心不下。’……”

“嗯,是方玉蘭,她行事就是這樣。”寶林說:“別看她放起‘炮’來火氣大,嗓門高,其實心可細著呐!訪問她的時候,她就坦誠地對我講:‘我自小沒喝過墨水,隻在工人識字班識了幾個字,學問差,方法笨,遇事心裏明白,話一出口往往後悔……我時常事後去求人家原諒我方法簡單,態度生硬哩!’”

聽了寶林的話,我們都沒有再開腔,在寧靜中沉思。寶林見狀,總結式地說:“我覺得在今後的新長征中,方玉蘭的這種放‘炮’精神還要繼續發揚。正如我們工會王主席在動員報告中說的:‘這就是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