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青春會哭泣 】

[作者名] 東成夕就 [類別] 都市情感 [最後更新時間] 2012-09-12 21:00:00.0

正文

一、偶 遇 [本章字數:3568 最新更新時間:2012-08-26 18:46:44.0]

----------------------------------------------------

和很多故事一樣,我要說的故事中也有一條河沱江河。

河的名字如同其景,蜿蜒盤旋穿過層層山巒,一路高歌,靜靜地流淌過古老的巴蜀大地每一寸肌膚,滋養著無數勤勞樸實的人們。

河水流過一個叫“甜城”的城市,河麵寬闊起來,水也忽然溫柔了許多,腳步放緩了,似乎在留戀這裏的美景,久久舍不得離去。因而有人疑惑起來:為何取了個這麼莫名的名字?老年人便會嗬嗬笑一回,然後細細講出緣由:

沱江河自古就有“兩裏一回沱,三裏一險攤”的說法,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風光。丘林地區山多路窄,河道七彎八拐,日積月累,便生出好多灘來,若至冬季枯水期,河床大部分都裸露出來,河麵便窄得如同溪流,膽大的人淌著就過去了;若是到了雨季,它的真實麵目才完全暴露出來,那時刻河麵暴漲,渾黃的河水夾雜著各種雜物垃圾咆哮而至,到了一彎道處,立刻形成一個或幾個極大的漩渦。這些漩渦張開大大的嘴,各種垃圾野草雜物便倏地鑽了進去,再也看不到蹤影,讓人看了生出好多畏懼來。

然而雨季並不長,七八月過去後,沱江河就恢複她迷人的風貌,清澈見底的河水,兩岸抑或高大且密密層層的白楊樹,抑或大片大片的蘆葦林,或是遠處淺灘上覓食的數隻白鷺,不用一飛上青天,都能勾起無限的情思。若是遇上春暖花開的季節,兩岸金黃的油菜花競相開放,順著河道山勢綿延,一路夾雜著些許無名野花,姹紫嫣紅,在河水中倒影出來,整個河水也就一片輝煌,劃船蕩漾其中,人在畫中遊。

這些景致最令人回味的,還是劉家沱,因為這裏除了其他地方都有的風光外,還有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再加上這裏有座叫朱古寺的寺廟頗有來曆,即便離城約40裏遠,依然有絡繹不絕的人慕名前來,一覽風景,采摘桃子,李子,其後無不交口稱讚,如此口口相傳,劉家沱村就愈加有名氣了。其實,早些年劉家沱村兩岸的沃土種植的也是無數的甘蔗,為“甜城”的輝煌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隨著歲月的流逝,內江糖業的蕭條,這兒當年繁忙的景象已不複存在,隻是河邊巨大的碼頭上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孔洞,被船錨,纖繩等綁掛過斑斑點點的痕跡還依稀存在,似乎在訴說著當年的繁華。

碼頭對麵再走幾裏就是田美鎮,因為村民過往需要,這個廢棄的碼頭上終年還保留著一條過渡船,船夫是一個年約60的老頭,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無名無姓,無子無女,以船為家。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無論的白天夜晚,隻要河對岸有人呼叫一聲,就利索的起來撐船助人渡河。所以大家都親切的叫他“船公”。

船公孤身一人,卻過得逍遙自在。實際上除了趕集,平日裏渡河人的也不多,他就靜靜的坐在船頭吧嗒吧嗒地抽葉子煙,抽完了又接著裹葉子煙,裹好了又接著抽,邊抽嘴裏還邊念叨:“一要裹得鬆,二要煙杆通,三要點明火,四要巴得凶。”碰到心情好些,他一個魚躍,就鑽進河裏,好久不見蹤影,其姿勢和敏捷度絲毫不遜色於善水的年輕人,好久才從離岸數十米的河中冒出個腦袋。他時常從河裏撈出一些魚蝦,貝殼,螃蟹之類的來,將就船上的鍋灶,生煮活燙了,對著一壺酒,悠然的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