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執行“家庭守則”的過程中,先生總是屢屢犯規,不把那些條款當回事。有好幾個月,先生都被罰了幾十元錢。雖然每次月底“繳納”罰款的時候,先生都表現出非常難過的樣子,但是這樣的示範作用很不可取,因為後來我們沒有守則的時候,女兒有時候會把“爸爸怎麼不做”當借口來搪塞。所以,許多時候對孩子的培養就是對家長的考驗,家長的榜樣力量很重要。
家長應該為孩子的行為立一些規矩,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學校和社會生活。
立規矩有多種方式。首先,家長要做個好榜樣,家長是有規矩的人,孩子依樣學樣,自然也會成為有規矩的人。其次,家長的口頭教育也不能少,隨時隨地,家長都要教給孩子做事的規矩。以上兩點,必須言傳身教。另外,像我家這樣的“契約約束”也很有效果,因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更願意遵守形成條文的約定,這對親子雙方都是很好的約束。在生活中,家長總是不自覺地用自己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做事,而有了跟孩子簽訂的契約,家長便會有意識地做些改變,這對大人自己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孩子因為生活經驗還比較少,屬於比較單純的接受狀態,更加容易在規則的約束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既然家裏製定契約的目的是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就需要堅持一段時日,因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理論上講,一個習慣的初步養成需要21天的時間,一個習慣的基本養成則需要3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所製定的契約執行3個月的話,孩子的習慣就基本養成了。當然,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我家就是執行了一年多的時間,我感覺效果還不錯。
女兒上初一後,先生從一個朋友那裏拿回來一套適合小學四年級到高中學生的學習提高手冊,我翻了翻覺得挺好的,就和孩子商量實施那套手冊裏的方法。這個學習手冊裏就包括一個家長和孩子簽訂的訓練合同書,訓練的內容雖然很簡單,但是明確界定在孩子的學習品質和生活品質的培養中,孩子應該做哪些工作,父母應該做哪些工作,訓練的期限就是3個月。
為了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我們親子雙方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做好分內的事情。神奇的是,就在我們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女兒的一次期中考試考了班級第一名、年級第二名。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女兒學生生涯中取得的最好成績。由此可見,契約訓練的成效有多麼顯著。
雖然我們做的這個訓練是女兒上初中以後的事情,但我覺得對小學生的家庭同樣適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執行“家庭守則”的過程中,先生總是屢屢犯規,不把那些條款當回事。有好幾個月,先生都被罰了幾十元錢。雖然每次月底“繳納”罰款的時候,先生都表現出非常難過的樣子,但是這樣的示範作用很不可取,因為後來我們沒有守則的時候,女兒有時候會把“爸爸怎麼不做”當借口來搪塞。所以,許多時候對孩子的培養就是對家長的考驗,家長的榜樣力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