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浪蕩公子,俏紅顏
作者:桃花七渡
文案:
他是長安城裏的浪蕩公子。晚唐末世,半壁江山。一場陰謀如雨而至,功名,姻緣,家業,遺願......紛紛擾擾卻是錯裏錯......他本是相府公子,不過與她一牆之隔,那年,她回眸一笑,至此他魂牽夢縈。誰知一夜霜花纏綿,冷雨瀟瀟,卻牽扯出一世情緣糾葛......
==================
第01章 宮門歌聲 【01】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原來鄰家年少,宮門遠如近,隔牆盼笑眸。
望不盡,幾時休?縱被無情棄,兩分離,半生幽恨,一世癡愁。
——公子蒙玉之篡改豔詞
殘唐大和年間,雖是初冬時節,大雪卻已紛紛揚揚下了數日,長安城內處處銀裝皚皚,冷寂蕭條。辰正時分,東城崔家老宅內便又響起一陣吟哦誦詩之聲,隻聽那少年嗓音裏尚帶著幾分稚氣,不過音韻卻溫雅有秩,起起伏伏,時緩時急,直讓人聽著如沐清泉,心裏一片寧靜。
崔家本也是書香門第,祖上聲名顯赫,如今這老宅乃為上世所遺相府,隻因家境凋落,至這一代到底隻淪為落日殘陽般的空架子,然而城中百姓卻仍以舊時相稱,說起崔家便皆呼“相府”二字代指。人都道崔家一脈單傳,府中隻有一位少年公子名喚蒙玉的,所以每逢清晨聽到誦詩之聲,未免便要品頭論足一番。
前人李太白有詩曰:“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自文宗皇帝即位後,國運愈發衰敗,近年回鶻屢犯邊境,大唐雖已為半壁江山,卻亦是岌岌可危,然而崔家這位蒙玉公子滿心想著的,完全與那仕途經濟、保家衛國毫無半分相幹,小小少年每日吟誦卻極盡悲秋傷春、淫|詞豔曲之作。於是眾人隻將此引為笑談,茶餘飯後聊以消遣,不過爾爾。
如今正值大雪迷飛,長安便如千家房舍灑披銀光,萬數枝頭雪若瓊花。崔家相府內的眾婆子、丫鬟待忙亂了一早上終於將各院落的積雪打掃幹淨,瑛夫人便吩咐眾人散去用早飯,然後徑自回至暖閣。
進到閣裏,見著夫君崔世淵正迎窗坐著品茶,瑛夫人吟吟一笑,早禁不住湊上來,隻向他笑說:“你猜怎麼著,今兒咱們玉兒倒是乖巧,這般時候了,竟沒聽見他吟啊哦的胡亂背詩,可見到底又大了一歲,合該懂事了,不再鬧那荒唐事,讓人家笑話了。”
崔世淵聽了,卻板著臉沉吟,待呷了口茶方說:“這孽子自小心性頑固,你道他當真就此改了那毛病麼?哼,簡直婦孺之見。”正說著,卻見簾子一動,跟著蒙玉的大丫鬟采籬走了進來,采籬常日隻在東圃閣侍候蒙玉起居,辰時即過方來向主人回話。瑛夫人未免頓住,轉頭問她說:“你來的正好,適才公郎與我爭辯,我心裏隻是不服,我問你玉兒這會兒在做什麼呢?”
采籬一臉憂色,躬身回道:“回主母,公子今兒倒是沒再鬧那笑話。”
瑛夫人聽她這麼說,便笑著瞅了眼崔世淵,不覺有點得意。采籬頓了頓,卻又稟道:“主母不知,公子今兒雖然安分,隻是更讓人瞧著擔憂。”瑛夫人、崔世淵皆不由一震,直拿眼盯著她,采籬跟著道:“此事說來話長。”便將緣由細細稟明,說:“公子也是最近一兩年方有的這個毛病,那是春時,有一日公子在後花園的滴翠軒溫書,見池水邊柳色新新,春意盎然,便起了興致,不覺間脫口吟唱道:‘楊柳青青江水平’,誰知那院牆外忽地有位女子隨聲附和,隻對答道:‘聞郎江上唱歌聲’,公子自是驚駭不已。次日又是辰正時分,公子去到滴翠軒,將窗子打開,便仍舊衝著那院牆外迎風吟哦,果不其然,那女子的聲音旋即應聲出現,公子本就有些貪玩,遇見這等奇事,自然不會輕易放過,當下便與那女子一來一去隔牆對起詩來。如此日日不倦,也愈發毫不避諱,待後來我發覺時,已弄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