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5
藥物:黨參、白芍各15g,白術、當歸、熟地黃各10g,茯苓、半枝蓮、仙鶴草各30g。
功效:益氣養血,厚腸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氣血不足所致虛勞咳嗽、遺精、瘡瘍不斂、婦女月經不調等。
點評:本方為經方十全大補湯。主治氣血雙虧所致結腸癌,伴麵色白、消瘦乏力、心悸氣短、口淡無味、納呆腹脹、大便膿血腐臭。
來源:《醫學發明》
日常調理:
(1)平時多吃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不吃變質食物和高脂飲食。
(2)對有大腸息肉(家族性腺瘤病)的患者,一經發現,應盡早手術摘除,如不便摘除者,應定期複查,如息肉變大,應立即手術。
(3)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分焦慮。
(4)術後一年應每隔3個月複查一次,需做化療的應做化療,術後第二年應
每半年複查一次,並做化療,此後每年複查一次,如發現情況,隨時複查治療。
第二節 乳腺癌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房的癌腫。主要表現為乳房腫塊,疼痛,乳頭溢液或為血性,乳頭縮陷,皮膚粘連,及腋下或鎖骨上淋巴結因轉移而腫大。
方1
藥物:柴胡、鬱金各10g,青皮、陳皮、山慈姑各15g,當歸20g,夏枯草、瓜蔞各30g。
功效:疏肝解鬱,化痰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肝鬱血虛而致更年期綜合征、月經不調,乳腺增生。
點評:本方為經方逍遙丸。主治氣滯血瘀所致乳腺癌,見乳房結塊,皮色如常,質地堅硬,伴精神抑鬱、胸悶不適。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2
藥物:陳皮、半夏、茯苓、桃仁各15g,穿山甲10g,白花蛇舌草30g,全蠍4g,蜈蚣4條。
功效:化痰散瘀,消腫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痰濕瘀血所致慢性氣管炎、眩暈症、栓塞性靜脈炎、子宮肌性骨結核、腸息肉、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尿瀦留、健忘、心悸。
點評:本方為經方二陳湯和抵擋湯。主治瘀血痰濁互結所致乳腺癌,見乳房結塊、皮色青紫,伴形體多肥、麵色晦暗。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3
藥物:女貞子、旱蓮草各20g,山慈姑15g,仙茅、淫羊藿、當歸各10g,鹿角膠、夏枯草各30g。
功效:調攝衝任,軟堅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肝腎陰虛所致更年期綜合征、眩暈症、失眠、下肢痿軟、遺精、早年發白。
方5
藥物:黨參、白芍各15g,白術、當歸、熟地黃各10g,茯苓、半枝蓮、仙鶴草各30g。
功效:益氣養血,厚腸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氣血不足所致虛勞咳嗽、遺精、瘡瘍不斂、婦女月經不調等。
點評:本方為經方十全大補湯。主治氣血雙虧所致結腸癌,伴麵色白、消瘦乏力、心悸氣短、口淡無味、納呆腹脹、大便膿血腐臭。
來源:《醫學發明》
日常調理:
(1)平時多吃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不吃變質食物和高脂飲食。
(2)對有大腸息肉(家族性腺瘤病)的患者,一經發現,應盡早手術摘除,如不便摘除者,應定期複查,如息肉變大,應立即手術。
(3)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分焦慮。
(4)術後一年應每隔3個月複查一次,需做化療的應做化療,術後第二年應
每半年複查一次,並做化療,此後每年複查一次,如發現情況,隨時複查治療。
第二節 乳腺癌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房的癌腫。主要表現為乳房腫塊,疼痛,乳頭溢液或為血性,乳頭縮陷,皮膚粘連,及腋下或鎖骨上淋巴結因轉移而腫大。
方1
藥物:柴胡、鬱金各10g,青皮、陳皮、山慈姑各15g,當歸20g,夏枯草、瓜蔞各30g。
功效:疏肝解鬱,化痰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肝鬱血虛而致更年期綜合征、月經不調,乳腺增生。
點評:本方為經方逍遙丸。主治氣滯血瘀所致乳腺癌,見乳房結塊,皮色如常,質地堅硬,伴精神抑鬱、胸悶不適。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2
藥物:陳皮、半夏、茯苓、桃仁各15g,穿山甲10g,白花蛇舌草30g,全蠍4g,蜈蚣4條。
功效:化痰散瘀,消腫散結。
用法:水煎服。每服水煎2次,每次煎煮50~60分鍾,每日2次口服,每日1劑。
其他應用:痰濕瘀血所致慢性氣管炎、眩暈症、栓塞性靜脈炎、子宮肌性骨結核、腸息肉、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尿瀦留、健忘、心悸。
點評:本方為經方二陳湯和抵擋湯。主治瘀血痰濁互結所致乳腺癌,見乳房結塊、皮色青紫,伴形體多肥、麵色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