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本書的主編,通讀了全書,逐字逐句地進行了修改和統纂;鄭紅作為本書的主筆,協助我對全書作了修改和統纂。本書的寫作分工(以章為序)如下:緒論(鄭紅),第一章(鄭紅),第二章(鄭紅),第三章),(鄭紅、李健),第四章(鄭紅、周帥(),第五章(鄭紅、陳嶽虹第六章(鄭紅、喬姝元),第七章鄭紅、劉琨),第八章(鄭紅、沈潔),第九章(鄭紅),第十章(鄭紅)。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特致謝忱。

對於本書的缺點和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胡乃武於明德樓

2012年5月23日

緒論

隨著一國經濟的不斷開放,其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的跨境交易必然會更加頻繁,從而促使彙率的靈活性逐漸增強。從國際經驗看,彙率靈活性的增強一般要經曆從固定彙率製到中間彙率製(如有管理的浮動彙率製),直至完全浮動彙率製度的變化。隨著彙率靈活性的增強,彙率作為貨幣政策名義錨的作用將會逐漸下降,而作為隔絕外部衝擊的緩衝器和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則會相應增強。

在21世紀前30年,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轉型不僅是更加市場化的轉型,而且是更加國際化的轉型。這種二維轉型與其他國家經曆的單一市場化轉型或國際化轉型含義大不相同。從市場化轉型來看,包括市場主體的治理結構更加完善,更加遵循市場信號,市場主體更加多元,金融市場更加深化,利率市場化和彙率靈活性都將進一步推進;從國際化轉型看,中國企業跨國經營將進一步拓展,金融機構將進一步國際化,資本項目將進一步實現可兌換,人民幣將向區域貨幣和國際貨幣逐漸轉型。因此,如果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轉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那麼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將是在全麵國際化的背景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這輪轉型將較中國過去的轉型更加複雜,較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市場化轉型更加國際化。

在中國經濟未來轉型的過程中,彙率政策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作用問題將是未來中國貨幣政策框架演變的核心問題。彙率政策是決定一國貨幣政策框架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國家甚至是首要因素。隨著影響轉型期的國際國內因素的變化,影響彙率政策在貨幣政策中作用的因素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第一,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工具的創新將使貨幣與通脹之間的關係更加淡化,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傳統貨幣政策框架可能難以適應新的轉型階段的貨幣政策傳導環境,因此,利率和彙率作為更具彈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應在貨幣政策中充當主要調控工具並密切配合,以保持物價的穩定。第二,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將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彙率需要增強靈活性以減輕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更好地實現彙率趨於均衡的目標,從而減輕利率等其他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負擔。因此,彙率作為貨幣政策操作工具,作為抵禦外部衝擊的減震器的作用將會增強。第三,人民幣的國際化將要求人民幣彙率的靈活性顯著增強。隨著周邊國家和一些發達國家越來越認可人民幣,人民幣向國際貨幣轉型的速度在加快。在這個過程中,市場將要求人民幣利率成為國際定價工具,這將要求中國允許國際投資者進入人民幣債券市場,參與人民幣債券定價,從而使人民幣債券利率成為國際投資與借貸定價的代表性工具。而這些轉變將意味著中國的資本市場將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彙率靈活性將隨之顯著增強。此外,當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人民幣需要在爆發國際金融危機時承擔向全球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職能,甚至也需要承擔避險貨幣的職能,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彙率可能大幅浮動。因此,當人民幣彙率大幅浮動後,人民幣彙率的波動將對貨幣調控帶來重要影響,貨幣政策反應函數應充分考慮彙率變動對通脹的影響。

我作為本書的主編,通讀了全書,逐字逐句地進行了修改和統纂;鄭紅作為本書的主筆,協助我對全書作了修改和統纂。本書的寫作分工(以章為序)如下:緒論(鄭紅),第一章(鄭紅),第二章(鄭紅),第三章),(鄭紅、李健),第四章(鄭紅、周帥(),第五章(鄭紅、陳嶽虹第六章(鄭紅、喬姝元),第七章鄭紅、劉琨),第八章(鄭紅、沈潔),第九章(鄭紅),第十章(鄭紅)。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特致謝忱。

對於本書的缺點和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胡乃武於明德樓

2012年5月23日

緒論

隨著一國經濟的不斷開放,其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的跨境交易必然會更加頻繁,從而促使彙率的靈活性逐漸增強。從國際經驗看,彙率靈活性的增強一般要經曆從固定彙率製到中間彙率製(如有管理的浮動彙率製),直至完全浮動彙率製度的變化。隨著彙率靈活性的增強,彙率作為貨幣政策名義錨的作用將會逐漸下降,而作為隔絕外部衝擊的緩衝器和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則會相應增強。

在21世紀前30年,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轉型不僅是更加市場化的轉型,而且是更加國際化的轉型。這種二維轉型與其他國家經曆的單一市場化轉型或國際化轉型含義大不相同。從市場化轉型來看,包括市場主體的治理結構更加完善,更加遵循市場信號,市場主體更加多元,金融市場更加深化,利率市場化和彙率靈活性都將進一步推進;從國際化轉型看,中國企業跨國經營將進一步拓展,金融機構將進一步國際化,資本項目將進一步實現可兌換,人民幣將向區域貨幣和國際貨幣逐漸轉型。因此,如果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轉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那麼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將是在全麵國際化的背景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這輪轉型將較中國過去的轉型更加複雜,較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市場化轉型更加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