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問題解答
臨近分娩,準媽媽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因為這段時間經常會有一些突發問題的出現,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臨產可能出現的一些常見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應對方法。
預產期到了,非得立即分娩嗎
胎兒的生長發育除體重達到標準以外,還要求各個器官的功能發育達到一定程度的成熟,胎兒一旦分娩,獨立於母體外生活,必須要有完整的呼吸功能、消化功能、排泄功能等。同時產婦的產道為分娩準備也隨之達到了成熟,俗話說“瓜熟蒂落”,此時分娩的胎兒成熟、健康,產婦體內各器官的功能,尤其生殖器官達到最佳狀態,就會減少因分娩而帶來的不良影響。
計算預產期的目的
一是為了避免早產兒的出生;二是為了讓接近預產期的產婦及家庭在分娩前有所準備;三是加強妊娠晚期監護,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胎兒生命;四是對有妊娠並發症的產婦,在自身相對安全的情況下,適當延長妊娠時間,以使胎兒更趨成熟。
那麼到了預產期一定要及時分娩嗎?
目前預產期的計算,是按照末次月經的第一天,且平時月經周期規則、排卵日期準確,方可在估計的預產期分娩。
對於大部分產婦來說,由於自然受孕,無法確定自己的排卵時間,無法推算出預計分娩時間。所以有時按末次月經計算出來的預產期,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預產期。
統計發現,在一般人群中隻有5%的產婦是正好在預產期當天自然臨產分娩的,60%以上的產婦在預產期前後5天內分娩。對比她們的胎兒情況,發現在預產期前後2周,胎兒的存活能力最強。
當你已經到了預產期或過了預產期,還沒出現分娩征兆
1你需要繼續進行每周一次產檢。並把你在孕早期的檢查(如B超、妊娠試驗等)及胎動出現的時間、結果告訴醫生,讓醫生給你再次核對懷孕周期。
2自己不要太過於緊張。研究發現,即使懷孕周期準確,預產期後2周內分娩對母嬰影響不大,這段時間你需要注意胎動情況。因為胎動監護是妊娠晚期最好的自我監護手段,能反映宮內胎兒生存狀況,一旦胎動每小時少於3次或在12小時內少於20次,胎動減弱或一段時間沒有胎動,則需馬上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分娩時機。
3加強產前檢查,縮短檢查間隔時間,隨時與檢查醫生取得聯係,並告知宮內胎動情況,同時B超隨訪羊水量。如果無異常,可在密切監護下妊娠總之,到了預產期不要過分緊張,但應該重視胎動的變化。
過了預產期有危害嗎?
如果過了預產期14天,達到臨床所謂過期妊娠時,部分孕婦的胎盤會出現老化、胎兒會出現缺氧窒息,對胎兒危害較大。因此,在妊娠晚期必須加強監護,及時發現異常並終止妊娠。
特別提示
產前檢查中很重要的一項是測量骨盆直徑,以決定分娩方式。骨盆在結構上有兩個直徑,前後徑短、左右徑寬的利於胎兒通過,可以自然分娩,如果天生骨盆窄小,前後徑長、左右徑窄,胎兒就不易自然娩出,需要擇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