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拳論篇(1 / 2)

三、首尾呼應

一方呼喊一方應答,此為呼應。

首尾呼應,主要講兩個手臂的協調配合,一手排除障礙,另一手進攻,就像排球場上,主攻手要與二傳手配合默契,才能打出好球,兩手協調,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勁才順,勁才整。

動作:龍行法推手右手內帶

動作:龍行法推手右手打出

動作:龍行法推手打肋左手先動

動作:龍行法推手右手腋下打出

四、處處是頭,處處是尾

太極推手是一門綜合藝術,小圈轉頭,首尾互變,首尾呼應要綜合運用,才能體現太極拳周身一家、變幻莫測的魅力。

應用起來,因敵變化示神奇,處處可作頭,處處可作尾。

進攻起來,第一梯隊不成,第二梯隊上,第三梯隊跟進。

防禦起來,後衛變前鋒,依次撤退防守,而且守中有攻。

堂堂之陣,進退有序,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動作:指擊

動作:拳擊

動作:肘擊

動作:單推右肩反擊

動作:抓一手失一手,抓兩手失兩手

其實,拳架裏麵都有推手四大規律的動作,學者須找名師學得好拳架,以免走偏。一旦走偏,一輩子不得太極門徑。散推時也做到像定式推一樣,像走架一樣就是真太極了。

一句話,四大推手技術綜合運用好了,將無敵於天下。

第二節 談“敷、蓋、對、吞”前人武禹襄有“敷蓋對吞”的理論,筆者的理解如下。

一、“敷:運氣於己身,敷於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原文)這一句講的是對敵方全麵包圍,使其難以集中力量組織進攻。

動作:對方起式筆者手在上

動作:對方欲蓋勁前按筆者分散其力

“在氣則滯”,所以我們這裏不提氣,隻提勁兒。太極拳的掤勁應該都是這樣的勁兒,對方一動就要重心不穩,所以不得動。

二、“蓋:以氣蓋彼來處也。”(原文)這一句講的是敵方蓄足了力量,但我方不讓他發出來,使對方打啞炮,我方則是打他的“悶勁、困勁”。以軍事的例子說,敵人有百架飛機在地麵發動,我方有十架飛機在空中把你地上的飛機統統炸毀。高速行駛的汽車我們不敢頂,也頂不住,車發動剛要起步,我們卻可以頂住讓它走不了(例如雜技表演)。當年筆者領隊參加全國武術比賽,有三皇炮錘運動員說他的炮錘誰也敵不住,我說我試試,結果他打不出來。一拳打出,剛啟動時力小,打出之後力也小到無力,太極不讓敵力落在身上。

三、“對: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原文)這句話是將對方的勁引出來引化掉,見轉而打出。

往哪裏打?往對方的腰上打,往對方的腳下打。

四、“吞,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原文)

這句講的是:我們前後左右上下,任何方向都是敵方失敗的路線,敵方進入圈子,他便進不得,退不得,隻有服氣。

三、首尾呼應

一方呼喊一方應答,此為呼應。

首尾呼應,主要講兩個手臂的協調配合,一手排除障礙,另一手進攻,就像排球場上,主攻手要與二傳手配合默契,才能打出好球,兩手協調,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勁才順,勁才整。

動作:龍行法推手右手內帶

動作:龍行法推手右手打出

動作:龍行法推手打肋左手先動

動作:龍行法推手右手腋下打出

四、處處是頭,處處是尾

太極推手是一門綜合藝術,小圈轉頭,首尾互變,首尾呼應要綜合運用,才能體現太極拳周身一家、變幻莫測的魅力。

應用起來,因敵變化示神奇,處處可作頭,處處可作尾。

進攻起來,第一梯隊不成,第二梯隊上,第三梯隊跟進。

防禦起來,後衛變前鋒,依次撤退防守,而且守中有攻。

堂堂之陣,進退有序,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動作:指擊

動作:拳擊

動作:肘擊

動作:單推右肩反擊

動作:抓一手失一手,抓兩手失兩手

其實,拳架裏麵都有推手四大規律的動作,學者須找名師學得好拳架,以免走偏。一旦走偏,一輩子不得太極門徑。散推時也做到像定式推一樣,像走架一樣就是真太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