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民族之建國(1 / 2)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弗能征。有一個喚做蚩尤的,尤其暴虐。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禽而殺之。”又說:“炎帝要侵陵諸侯,諸侯都歸向黃帝。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神農、炎帝,向來都說是一個人。既說他世衰,又說他要侵陵諸侯,未免自相矛盾。而據古書所說,蚩尤、炎帝,都是薑姓;阪泉、涿鹿,也有說就是一地的。(9)sup>所以有人疑心:蚩尤、炎帝,就是一個人;阪泉、涿鹿之戰,也就是一件事。這話是否,固然很難斷定,然而當時的爭戰,是姬薑兩姓部落的爭戰,則似乎是確實的。

漢民族的建國

經過這一戰,黃帝的武功,就可以照耀諸部落,懾服諸部落了。所以《史記》說:“諸侯都推尊他做天子,以代神農氏。”古代的天子,對於諸侯,固然沒有多大的權力。然而是眾諸侯所認為共主則是無可疑的。從黃帝以後,所謂五帝,其統係就連接不斷。可見眾所認為共主的天子,未曾中斷過,如此,許多部落之間,就有了一個連結,和一盤散沙、各不相幹的,大不相同了。所以我說:中國民族的建國,是到黃帝時代,而其規模確立的。

征服異族展布之次第

建國的規模既定,就可進而征服諸異族了。試看《史記》上這四句話,便知道黃帝的展布。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空桐,登雞頭。

南至於江,登熊湘。

北逐獯粥,合符釜山。(10)sup>這種地理,有人或者疑心他說得太遠些,不近事實。然而一個遊牧部落,東征西討,所至極遠,也未嚐不可能。後來的成吉思汗,就是一個證據。然則當黃帝時,中國的版圖,已經很式廓的了。

黃帝之創作

黃帝不但武功卓絕,而其文治亦很有可觀。我們試看《易經·係辭傳》上所說,黃帝、堯、舜時代的創作。

(一)用絲麻所織的布帛,製作衣裳。

(二)作舟楫。

(三)利用牛馬。

(四)重門擊柝,以為防禦。

(五)作杵臼。

(六)作弓矢。

(七)作宮室。

(八)作棺槨。

(九)用書契,以代結繩。這許多事情,自然不是毫無憑借,於數十年之間,憑空想出來的。須知天下本沒有憑空想出來的事。所謂創作,意義也並不是如此。或者因襲前人,而加以改良;或自異方傳來,而能夠接受;又或前此不甚興盛的事情,此時能充分利用;都可以謂之創作。黃帝時代,這許多事情,能夠各盡其用,這總是事實。然則黃帝時代,又是個出草昧而入文明的時代了。

【注釋】

(1)此等發掘,都係近年來的事。仰韶村的發掘,在民國九年。沙鍋屯在十年。甘肅貴德、導河、寧定、鎮番等縣和青海沿岸,在十二、十三年。各處人骨,和現代華北人一致,係清華學校教授步賴生氏研究的結果。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弗能征。有一個喚做蚩尤的,尤其暴虐。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禽而殺之。”又說:“炎帝要侵陵諸侯,諸侯都歸向黃帝。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神農、炎帝,向來都說是一個人。既說他世衰,又說他要侵陵諸侯,未免自相矛盾。而據古書所說,蚩尤、炎帝,都是薑姓;阪泉、涿鹿,也有說就是一地的。(9)sup>所以有人疑心:蚩尤、炎帝,就是一個人;阪泉、涿鹿之戰,也就是一件事。這話是否,固然很難斷定,然而當時的爭戰,是姬薑兩姓部落的爭戰,則似乎是確實的。

漢民族的建國

經過這一戰,黃帝的武功,就可以照耀諸部落,懾服諸部落了。所以《史記》說:“諸侯都推尊他做天子,以代神農氏。”古代的天子,對於諸侯,固然沒有多大的權力。然而是眾諸侯所認為共主則是無可疑的。從黃帝以後,所謂五帝,其統係就連接不斷。可見眾所認為共主的天子,未曾中斷過,如此,許多部落之間,就有了一個連結,和一盤散沙、各不相幹的,大不相同了。所以我說:中國民族的建國,是到黃帝時代,而其規模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