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文明的入場券(1 / 1)

一張文明的入場券

亨利希·海涅是19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出生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一個中產階級的猶太家庭。他的父母接受了近代自由思想,但也遵守猶太傳統。因此,海涅幼年時受的教育是一種混合式的,既有傳統的猶太思想,也有歐洲的基督教思想,同時還有近代法國的自由主義思想。他的父母原希望他經商,但他的叔父卻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名律師。在叔父的鼓勵下,海涅從1821年起先後在波恩和柏林學習法律,但他對文學、哲學卻比對法學更感興趣。

盡管後來他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但卻因為是猶太人而不得開業成為律師。對此,年輕的海涅十分苦惱。他說:“猶太教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不幸。”一氣之下,他在1825年接受了基督教洗禮,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領取了一張“進入歐洲文明的入場券”。

海涅在受洗前曾寫信給他的朋友說,去做一個基督教徒有失他的尊嚴和榮譽,這樣做隻是為了職業的緣故。改宗後的幾個星期,他又寫信給這位朋友說:“我現在在被基督教徒憎恨,猶太人也怨恨我;我後悔受了洗禮,因為從那天起我所遇到的隻有不幸和災難。”他一語雙關地挖苦像自己這樣勉強改信基督教的人:

這麼說你懺悔了,

幾個星期以前你還在嘲笑這個十字架,

現在你卻匍匐在它前麵!

從1826年起,海涅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他的作品有小說、散文,但影響最大、成就最輝煌的是詩歌。他的浪漫主義詩集《歌集》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

1831年後,他移居巴黎。此後除了兩次短暫地返回德國漢堡外,他的餘生都是在法國度過的。在巴黎,他結識了巴爾紮克、雨果、大仲馬、喬治·桑、肖邦、柏遼茲、李斯特等一大批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他與馬克思、恩格斯和拉薩爾等人也結下了友誼。這一期間,海涅投入了歐洲興起的革命政治運動,用他的筆宣傳新思想,寫了大量的政治詩。1843~1844年,他的《新詩集》、《阿塔·特羅爾》、《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政治詩以其既富於政治性、又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而產生巨大的影響。他的作品為人類留下一批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不能沒有信仰,但是不能讓信仰阻礙了你事業的發展。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