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於表達愛
在考艾島一個美麗的島嶼,猶太作家彌林爾喜歡去參觀一條流經青翠的山穀的神秘的河流。河流的一個小回旋形成了一個小池塘。現在,他經常去那裏。
當彌林爾第一次進入小池塘時,他注意到池底積聚一些自然的殘骸。他憐愛地為它清理了一些棍棒、葉子、堅果殼。當彌林爾認為自己已經恢複池底一個光滑的泥沙表麵時,他注意到了更多的小枝,就是他剛剛扔到外麵的;然後,又有一些。當彌林爾把手伸到水底下麵到處翻找,想去除所有的殘骸時,他發現池底是由殘骸組成的。泥沙蓋著的一層隻有不到1英寸厚,泥沙底下全都是碎石。如果清走了所有的殘骸,就意味著將是清理走了這個小池的地基。
生活中的殘骸並不能妨礙我們成為什麼——它使我們成為自己。我們趨向於因為我們遇到的困難而譴責自己和抱怨生活,然而,正是困難鍛造了我們的性格。丹·邁克坎納說道:“人就像茶葉袋——在被放入熱水中之前,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的實力。”
彌林爾認為,每一種境遇就是一個揭示愛的存在的機會。在這裏,我們的目的是找出可能存在於不同形式的光明。為了獲得生活的最高獎賞,我們的最大的目標,就應該是發現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可愛之處。
彌林爾講述過一個由6個已遁入空靈境地的老和尚主持的一個毫無生氣的寺院的故事。一天,有一個神秘的陌生人來到寺院。當和尚們歡迎他時,他們發現他身上能發出一種不同尋常的光。第二天,他們陪著客人吃早飯,他們急於想聽他說出什麼充滿智慧的話來。“昨晚我做了一個夢,”他說,“夢裏向我透露你們中有一個人是彌賽亞(猶太人盼望的複國救主)。”
這些和尚都驚訝地相互望著,心中迷惑不已,“他是誰?”其中一個人大膽地問道。“這個我不能透露給你們。”陌生人回答,“你們要自己發現他。”然後,他和來時一樣神秘地離開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和尚們彼此都步履輕輕地走路,都更深深地對望一眼。他們就像任何一個人可能是彌賽亞一樣互相對待。過了一段時間,奇跡發生了。許多年來第一次,愉快的感覺充滿了寺院的大廳,一種充滿期望的感覺使他們的祈禱、吃飯、交談充滿著生氣。結果,拜訪寺院的人們感受到了一種蓬勃向上的氣息,前來拜訪的人也多了。過了一段時間,寺院恢複了生機,並且這種狀態被新來的學習心法的和尚傳了下去。
最後,那些和尚都圓寂了,他們誰也沒有被指派為彌賽亞。他們已經全都成為了彌賽亞。彌林爾想:如果我們把每個人都看作是彌賽亞或救世主,生活不是更美好嗎?正如瓊·奧斯伯恩在一首歌中唱到的:“如果我們中的一個人就是上帝,該會是怎樣?”
在日常生活的瑣事與吵鬧聲中,我們或許可以發現珍寶或巨大的財富。不要低估任何遭遇和經曆的價值。可能是上帝走近向你伸出手,說:“你的機會來了!”在人生的“美景”中,沒有真正的殘骸——靈魂以多種形式出現,來提醒我們如果能夠敞開心懷來接納,我們會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