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各個單細胞生物之間互相交換染色體。這種原始形式的性行為導致基因結合物的改變,而這又進一步加速進化發展。在多細胞動物方麵,兩個生物互相合作進行有性繁殖變得越來越重要。除了變異能單獨造成變種外,不斷產生帶有基因——一種一些基因來自父方、一些基因來自母方的無規混合物——的幼體,也能形成變種。結果,進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而新形成的那些物種能更容易地散布到新的小環境,或者使它們本身更好地適應舊的小環境,從而比從前能更有效地利用小環境。因此,作者說,其關鍵就是產生帶有新的基因結合物的幼體。某些新的基因結合物也許很拙劣,但它們的壽命不長。那些非常有用的新的結合物能夠“成功”並排除競爭。然而為了辦得最成功,帶有“未經改進的”基因結合物的較老的一代不應留在這樣的環境裏。可以肯定,上了年紀的生物總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死去,有的是由於事故造成,有的是由於生命消耗殆盡所致,但可以更有效地促進這個過程。作者說,早期幾代具有預定要衰老的細胞的那些物種會更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幼體就會進化得更快而且更成功。我們能看到我們周圍的生物長壽所造成的不利因素。能活數千年的紅杉樹和刺毛鬆球幾乎滅絕了,長壽的象幾乎沒有短壽的老鼠那樣能適應環境;或者說,長壽龜沒有壽命短的蜥蜴那樣能適應環境。精彩語錄
1、有的物理學家會致力於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精確的測量。或許,他打算測定在某些化學反應中所釋放出來的熱量的精確數量;或許,他打算度量某一種亞原子粒子在分裂成其他粒子、並釋放出能量時的精確方式;或許,他打算知道大腦的微弱電勢在某些藥物作用下的精確變化。在這些工作中,他都可以稱得上是位“實驗物理學家”,科學並不保證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隻有在人們獲得了足夠的資料之後,科學才能向人們提供一個作出回答的方案。
2、生命是怎麼開始的?對於這個問題,現在還不能直截了當地回答,因為當生命開始時,周圍還沒有人,也就沒有見證人。但我們能夠對這個問題進行邏輯分析。
3、但生命的出現並不是一種奇跡,它隻不過是因為各種分子沿著一條阻力最少的線索彼此結合起來而已,這一點似乎是十分肯定的,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必然會形成生命,就像鐵在潮濕的空氣裏必然會生鏽那樣。在物理性質上和化學成分上與地球相似的任何其他行星,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生命——盡管不一定是有智力的生命。
4、人體內是否有某種周期性化學反應?如果是這樣,生物鍾應該隨溫度或隨藥物而變化,但它卻不是這樣。那麼,它是不是與外界的一些微妙節律發生了連鎖關係的某種東西,即使去掉了陽光和溫度的變化,這種連鎖關係依然存在呢?也許是這樣。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也還沒有發現這些節律的性質。我們能看到我們周圍的生物長壽所造成的不利因素。能活數千年的紅杉樹和刺毛鬆球幾乎滅絕了,長壽的象幾乎沒有短壽的老鼠那樣能適應環境;或者說,長壽龜沒有壽命短的蜥蜴那樣能適應環境。
《未來文明的原點》
作者:星野芳郎(日)
成書時間:1980年
推薦版本: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簡介】
星野芳郎,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當代知名的現代技術史和技術論專家、技術評論家。
在包括《未來文明的原點》在內的一係列書中,星野試圖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出發,通過分析、批判歐美各國形形色色的技術論觀點,比較日本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曆史和現狀,來闡述現代技術與社會的關係,並提出自己對世界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獨到的設想。
星野的主要作品是《未來文明的原點》。
【內容提要】
作者在該書裏指出,從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在壟斷資本主義各國才引起了環境汙染和資源匱乏等嚴重問題。由於沒有很好地製定和實行防止公害的正確政策,大量排放出來的各種公害廢棄物嚴重地汙染了環境。另外,壟斷資本主義各國還把本來應當由第三世界在未來去享用的大量資源瘋狂地糟蹋掉了。由於絕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第三世界各國手裏,如果這樣瘋狂地浪費下去,壟斷資本主義各國就會陷入更加嚴重的軍事、政治和經濟的危機。這已成為當今世界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作者認為在這種環境和資源危機中,在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從1973年石油危機以後,自然會產生出形形色色的現代技術論流派。法國的生態運動是其中一個流派,英國的替換技術論也是一個流派。在這種思想影響下,還產生了像西德的綠色組織這樣的團體。另外,日本的居民運動和學生運動也都受到它們的影響。
這些思潮和流派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和理論。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但是,這些流派都反對原子能發電站、人造衛星、大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大型鋼鐵公司、大型汽車製造廠和大型電子計算機等為代表的各種現代化技術體係,主張建立起另一種新的技術體係。並且希望出現以農業、手工業和中小工業為重點的社會組織。另外,他們在政治上都反對壟斷資本主義的中央集權製度,希望把權力分散給地方的社會組織,並把它作為自己的理想社會。日本和歐美等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擁有的現代技術,在環境和資源方麵明顯地存在嚴重問題,就連它的應用、設計和開發思想也有許多問題。這是一個不容諱言的事實。其原因,作者認為當然是由壟斷資本主義製度本身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