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除“導言”外,共分七章:第一章講達爾文進化論對生物學各個領域的影響;第二章講實驗胚胎學的興趣;第三章講遺傳與進化;第四章講到20世紀30年代為止的普通生理學;第五章講遺傳學分別與胚胎學和進化論的綜合;第六章講本世紀生物化學的主要成就;第七章講分子生物學的起源和發展,最後介紹了二百多部(篇)有關現代生物學的文獻或著作,它為有誌於研究現代生物學史的讀者,提供了一份比較全麵而豐富的文獻資料目錄。
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問世,推動了生物學蓬勃發展。自此以後,生物學大體上經曆了進化生物學、實驗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三大時期;其間原有的學科得到了充實和發展,有的學科發生了滲透和綜合,同時還產生了不少的新學科。一百多年來生物科學各個領域文獻浩瀚,碩果累累,但總結或概述這一階段的生物學史的專著,在科技史上僅有很少的幾本,大都側重早期工作,概述近幾十年發展的極少,這本書可以作為其中之一。精彩語錄
1、19世紀的後40年,幾乎所有的生物學科,除了普通生理學和生物化學以外,都將係統發育的研究看得高於一切,而把本門學科的研究放在次要地位,或者被融於進化論的研究之中。
2、實驗模型思想的加強,是伴隨著操作過程而加強的;正是這種加強,賦予了生物學過程研究的精確性。這就使區分兩種不同的設想成為可能。
3、中心法則甚至像進化論那樣影響深遠。它提供了基因突變的分子解釋。突變不過是DNA鏈上一個或多個核苷酸(或堿基)的替換。就像一個印刷錯誤一樣,一個核苷酸的變化,可能引起一種氨基酸取代另一種氨基酸,或由於一個氨基酸從多肽鏈上被刪去而可能產生一個“無意義”的信息區。
4、在複製密碼時一個印刷錯誤,便會對以後世代的無數個體帶來能否存活的巨大後果。
5、假如某些讀過這部書的人能被促使去更深入地研究我提出的問題和論點,那末,寫這本書的目的就算達到了。曆史不是靜止的,事物和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也在不斷地變化著。所以,一部好的曆史著作應力圖精辟地提出自己的論點,使別人能更深入地進行研究並且超過它。
《進步及其問題》
作者:拉裏·勞丹(美)
成書時間:1977年
推薦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簡介】
拉裏·勞丹(Larry Landan,1941-),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科學哲學家和科學社會學家之一。1941年10月18日生於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大學就讀於堪薩斯大學物理係,1965年時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勞丹曾先後執教於倫敦大學、匹茨堡大學、弗吉尼亞工學院、夏威夷大學哲學係。除此以外,勞丹還是多個科學哲學界的權威雜誌《科學哲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等的編委。
1977年,勞丹發表了《進步及其問題》一書,立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勞丹的科學進步理論、合理性理論、研究傳統理論被認為是對波普爾、庫恩、拉卡托斯等人的學說的改進。近年來,勞丹對認知價值的看法以及他所倡導的自然主義科學哲學同樣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勞丹的主要著作還有:《匹茨堡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叢書》、《科學與假設》、《科學與價值》、《科學與方法》等。
【內容提要】
勞丹並不認為何為科學合理性是科學哲學的中心問題。相反,他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屬於“科學是如何進步的”,進而,作者認為,科學通過解決問題而進步。
作者首先指出,由問題而產生理論。一個理論的功能就是消除含糊不清,把不一致變成一致,並且表明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和可預測的。這就是所謂理論對問題的解決。盡管理論給出對現象的預測常常是大致正確的,但模糊不清的解釋卻被認為是一個理論的嚴重不利。而問題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經驗問題,另一類是概念問題。經驗問題又分為三類:(1)未解決的問題;(2)已解決的問題;(3)反常問題。已解決的問題構成對一個理論的支持,反常問題則構成對一個理論的威脅,未解決的問題隻是說明了以後的科學研究應向何處發展。所謂科學進步就是把未解決的問題和反常問題變為已解決的問題。評價科學理論的優劣,可以看它們各自解決了多少問題,還有多少反常問題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