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本 序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丁在她誕生地漢普郡的斯蒂文頓繁榮而穩定的
鄉間長大,十二三歲就開始寫作。她早期的習作都是中短篇,光是十五
六歲時寫的,後人就編成了兩部集子。1797 年,簡二十二歲,完成第一
部長篇小說《第一麵印象》,接著開始寫《埃莉諾與瑪麗安》。這兩本
都是書信體小說,十多年後,分別改寫成用第三人稱敘述的長篇小說《傲
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後者於1811 年出版,等到前者於兩年後
問世時,後者於同年再版。所以,盡管《傲慢與偏見》的原始本子寫作
在前,她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卻是本書。
和《傲慢與偏見》一樣,《理智與情感》也是以英國當時的鄉間體
麵人家的婚姻大事為題材的。事實上,奧斯丁所有的六部長篇小說,以
及她的早期習作,都沒有跳出這個範圍。她最關心的是女主人公——往
往是體麵人家的沒有豐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不錯,這是個相當狹
小的天地,但是,因為這正是奧斯丁終身逗留其間的天地,她對之了解
得最為透徹,因而有條件創作出公認的第一批英國現代小說。
奧斯丁對當時的婦女問題進行了高度現實主義的探討。她把筆下的
那些女主人公放在當時的父權製社會中來考察。在那個社會中,人的價
值建立在財產所有權上。由於一代代的財產都為男繼承人所得,她們一
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隻能從屬於男人。因此,奧斯丁筆下一再出現
下列這些類型的人物:“獨斷獨行的父親;念念不忘社會身分、千方百
計想把閨女嫁出去的母親;條件齊備的青年男子,他們玩世不恭,正反
映出他們的優越的社會地位;以及待嫁的女兒,從優雅的沒頭腦的姑娘
到好事多磨的富有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①
處身在這樣一個嚴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帶有敵意的世界上,女主人
公該怎樣通過婚姻來獲得個人幸福呢?奧斯丁的告誡是應該用理智來控
製情感。在交男友的過程中,應審慎從事,不能輕易動情,任性行事。
她認為情感往往是女性行為的危險的向導。如果逢到一個條件優越而用
情不專的男子來追求就以身相許,其後果常常是災難性的。男方不是由
於個人喜新厭舊,就是由於家長的反對而另擇條件更好的對象。在這種
情況下,如果女方感情用事,就將受到極大的精神創傷,難以自拔。
奧斯丁的這些看法,最鮮明地表現在這第一部長篇小說中。英國自
由主義經濟學家倫納德伍爾夫在“簡奧斯丁文中的經濟決定論”一
文中說得好:“情節和人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取決於金錢問題,這一點是
顯而易見的。《理智與情感》的整個開頭部分環繞著達什伍德遺囑中的
財產問題和年收入一萬鎊的約翰達什伍德太太的貪心不足而展開。”
①就在分遺產的過程中,奧斯丁開門見山地交代了達什伍德家兩姐妹相
反的性格特征:姐姐埃莉諾“非常有見識,遇事冷靜,雖然隻有十九歲,
卻能當好母親的顧問她心地極好富於情感,但是她懂得怎樣克
製情感;這是她母親有待學習而她的一位妹妹執意拒絕學習的一門學
問”。②妹妹瑪麗安的“才能在許多方麵都不比姐姐差。她傷心或
者歡樂都毫無節製。一切都好,就是不謹慎”。③這就是說,瑪麗
安放任情感去支配行為,而埃莉諾則不願被這種衝動所擺布。
奧斯丁的創作意圖是非常明確的。她幹脆把原來的書名《埃莉諾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