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

書名:六月初六

作者:容歌

章節:共 37 章,最新章節:終章

==================

☆、花魁賽

昭陽城作為景朝京都,不如東郡的商業繁華,沒有西郡的文人騷客,比不上南郡的農業發達,更及不上北郡的廣大草原。但是即使天子權利架空,它依舊是眾多城池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不僅僅是因為四郡王年年來朝,也不僅僅因為這裏是天子的棲息地,最讓它揚名天下的是它的溫柔鄉。

昭陽城有條最繁華的街,樸實的代表了這條街的情況——花街。

無數的文人騷客一邊痛斥這些歌女舞姬不知世間疾苦一邊在昭和六年六月初六這天蜂擁向昭陽城,隻為了見識一下每十年一次的花魁賽。

花魁賽又被稱之為橋主賽。花魁賽顧名思義就是讓眾多的舞女歌姬同台表演,然後從萬紫千紅的鶯鶯燕燕中選出一個最受人青睞的花魁娘子。

淇水河浩浩蕩蕩的將整個景朝的國土斜分成兩半,而昭陽城則坐落在這條河的正中間,淇水河一條小小的分支流經昭陽城,每日每夜靜靜的從花街背後流過。說也奇怪,這支流流經花街的形狀像是個大葫蘆一樣,形成了一大一小兩個湖泊,為花街的女子自然營造了一個做生意的環境。夏天的時候,很多花街的女子便會乘著畫舫在河上邀客,於是每十年的花魁賽便在這條河上舉行。因著這個原因,又為了好聽,這條支流便被人稱為花溪。

在花溪最窄的地方架了一座精致的石拱橋溝通兩岸,來來往往的多是來往花街的客人和妓子,這橋卻沒有隨著花街花溪叫花橋,它確切的名字和這十年一次的花魁大賽息息相關。

這座橋是以每十年的花魁娘子的名字命名的。這花魁便像是這橋的主人,於是又叫橋主。這花魁賽便又叫橋主賽。

花魁大賽的來源早已不可考究,但是每十年一次早已經成了眾人心照不宣的慣例,許多的花街女子一輩子也就指望著這個花魁大賽一展身手,一夜成名。

秦樓楚館的老鴇們多是常年在這昭陽城的花街混跡的,自然知道這一天會吸引到無數的客人來臨,這一天又會賺到多少的金銀,她們又是多麼的希望自己樓裏的姑娘們能夠得到這個橋主!

昭和六年六月初六,觀看這場橋主大賽的人,沒有誰不知道“纖舞樓”。

昭和六年六月初六,這座橋換了名字,沒有誰不記得那橋的名字,之後的十年乃至二十年一直被喚作鳳奴橋。

那時的纖舞樓在偌長的一條花街中,名聲說高不高說低不低。樓中六個比較出名的姑娘,六個並駕齊驅一起撐起了這座樓,但是卻沒有一個能獨立挑大梁的。完全比不上有白若水的醉意樓。

早有賭局開盤,賭的就是今年的哪個樓裏麵的哪個姑娘最有可能成為橋主,八成的人覺得是醉意樓的白姑娘,二成的人為自己中意的姑娘鼓勁,但是也覺得希望不大。

天色漸漸晚了下來,幾十家青樓的畫舫一一停靠在岸一邊,與另一邊觀看的人遙遙相望。

醉意樓的畫舫姍姍來遲,停在大湖最顯眼的地方,畫舫雕欄畫棟精致無比燈火通明,精心打扮的姑娘們靠在船上展露風姿,帶來陣陣香風,光是一座比其他樓大了兩倍不止的畫舫就生生將其他樓比了下去。

畫舫停泊,便有姑娘上加班上來吹拉彈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稍許,又有一艘畫舫駛來,通紅的帷幔將整個畫舫遮擋的嚴嚴實實的,畫舫駛到湖中心的那座高台邊上停下,簾子動了一動,很快又恢複平靜,畫舫繼續悄無聲息的駛走,停靠在醉意樓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