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與席麗娜教授的來信中得知,CoFA校區將於2013年上旬完成重建,整體麵貌將煥然一新。
對於即將重生的CoFA,我在充滿了期待與祝福的同時又免不了一絲的傷感。也許在我下一次故地重遊時,那熟悉的小廣場、教學樓甚至一草一木都將不複存在,連同那些依然曆曆在目值得回味的每一個場景,一同消失在塵封的記憶中。
客觀地評價,自己在三年留學生涯中所取得的成果還是可喜的,基本完成了預定目標:不僅以較好的成績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還經曆了林林總總十幾個兼職工作帶來的挑戰與磨煉,自身的英語實戰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除此之外,對於自身與社會有了比較清晰正確的認識,而這一點是我尤為看中的。
其實,我寫這本書並非是要表明什麼意圖或展示什麼想法,初衷非常簡單,隻是“不想過分地浪費時間”。誰都知道時間是無形的資產,一旦逝去就無法追回。但正所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往往毫不吝惜地肆意揮灑著青春與激情,沉迷於酒吧裏、賭場上、網絡虛擬世界中等等。我雖承認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與經曆,但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生活,當然我不否認自己在網絡與遊戲上浪費了大把寶貴的時間。
當代,大多數在國外留學生活的年輕人,隻要不是那種吃了上頓就沒下頓的整天靠打工來維係自己生活的,就還是有很多富裕的時間與精力來不斷提升與充實自我的。手段和途徑很多,看書、學習、交流、參加活動等等以各種方式擴大自己的圈子與見識。出國留學隻是一種修煉的手段、一個階段性的過程,而並非一種結局或出路。很多人抱著天真的夢幻和盲目的自大來到了異國他鄉,很快就發現現實與理想的巨大落差,不僅要背負著文化語言的壓力,還要考慮畢業後的出路與規劃等現實問題。因此,相比於國內上學,出國留學所要麵臨的困難與壓力隻會更大。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絕大多數情況下,每一個人都離不開來自社會的各色各樣的群體與形形色色的人。正確地看待與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對自己有所審視或總結,做好融入社會的準備,是每一位留學生應該盡早思考的嚴肅問題,任何試圖逃避或回避的行為都會導致時間精力的浪費與人生規劃的誤判或推遲。
最後,我想著重感謝我的父親。在這本書的寫作與出版過程中,父親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與心血,可以說,沒有父親和他的朋友們的推重支持,這本書就不可能出版。
我還要感謝以下好友:孫凱華、賴彥怡、趙福燕等,感謝他們在本書出版前耐心細致地通讀了全書,提出寶貴意見並糾正書寫錯誤,使得本書不斷趨於完善。
2012年12月24日,於深圳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