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不見長安 GL

作者:還沒想好叫什麼

==================

☆、前世今生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裏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

我重複念著這首自己無意間在小說中看到的五言律詩,越發覺得喜歡,也越發想知道詩的作者是誰。一上午的時間,我幾乎翻遍了整個書架上的古詩詞類書籍,依然毫無所獲。正好朋友電話打來,我拿起電話與之寒暄了一會兒,心裏始終想著那首詩,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與她提了,誰知電話那頭給我帶來了驚喜。

“上官婉兒?”我疑惑地問道。

似乎聽出了我語氣裏的不確定,她又一次告訴我,千真萬確是上官婉兒所作,還告訴我在哪些書上可以找到它。

朋友是曆史專業畢業,自然比我這個理科生多讀了很多這方麵的書籍。掛了電話之後,我又坐下來深思詩中情感。腦中卻不斷跳出“上官婉兒”這個人名,我對這個曆史人物還算是有一丁點兒印象的。小時候看一些有關武則天的影視劇時,常聽武則天喊身邊的女官“婉兒”。但因為編劇們對於武則天身邊這個女官並無過多關注,大部分作品中婉兒的戲份都是極少極輕,甚至可以說是打醬油的,而且導演們選的演員大都辨識度不高,演技平平,上官婉兒這個人物在我印象中就是個在曆史上無足輕重的宮女形象。

找出一件外套穿上,臨走時還對著鏡子自戀了一番,我要準備出門去了,目的地是市圖書館。我對上官婉兒這個人物很感興趣,便想著去查閱相關資料。幾番輾轉,我已經站在了市圖書館的大門口。大概因為今天是周末的關係,圖書館來往的人出乎我意料的多。我在旁邊的報刊亭買了一瓶礦物質水和一包紙巾,之後隨著人流進去了。

這是我首次來圖書館看書,雖然老早就托人給辦了張借書卡,由於我工作一直很忙,就把閱讀這個習慣給擱置下來了。再加上我原本就對曆史的興趣不大,長這麼大還沒有看過幾本正兒八經的曆史類書籍。對於錯綜複雜的曆史人物生平,更是了解甚少。上官婉兒是我第一個想要認真去了解的曆史人物。

翻開《新唐書》,隻寥寥幾段字就概括了上官婉兒的生平。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我不由得在心裏感歎文言文的精辟。

因其祖父獲罪,父親一同被誅,上官婉兒還在繈褓中就隨母親鄭氏進入了掖庭局為奴。14歲因才華出眾而被武則天垂青,從此脫離了掖庭的艱苦環境平步青雲。後因忤逆罪,被動以黥麵之刑。看到這裏,我對這個女子就更加好奇了,忤逆罪本該處死,上官婉兒是如何逆轉乾坤的?武則天那麼鐵腕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容忍她的忤逆。

再往後看,就有點不堪入目了。身為唐中宗的昭容,與武三思和崔湜私通,私生活被描述得極為奢靡混亂。這讓我想起別人口口相傳的武則天那些事兒,放在一起,倒像是在告訴後人唐朝年間但凡手握政權的女子都不守婦道。真是如此嗎?我心中對此打了個重重的問號。

上官婉兒是死於李隆基之手的,看來當年的唐玄宗還是更愛江山的主兒,若不是之後出現了個豐滿兒媳楊玉環,恐怕他的開元盛世能夠持續得更久遠些吧。我是最不喜看皇家故事的,不是顯得荒唐滑稽,就是顯得人心腐壞、殘酷無情。

將書放歸原位,我整理好了思緒往圖書館外走去。看了那麼多,我隻得出了一個結論,上官婉兒是一個身世坎坷,才貌雙全,又極富機心的女子。除此之外,我最為疑惑的便是她與武則天的關係。她的青春全都給了武則天和政治,武則天是殺她祖父和父親的元凶,她又是以一種怎樣的心境追隨其20多年?從資料上可以看出,上官婉兒在武則天去世5年後就香消玉殞了。可想而知,武則天生前是尤為寵愛上官婉兒的。一個曾經忤逆過自己的人,卻允許她陪自己走到了最後,這又是為何?事實也證明,離開了武則天的上官婉兒,是無法在皇宮長久存活下去的。那麼對於上官婉兒來說,這個相當於自己保護傘的女皇,究竟是恩情更重還是仇恨更深?她們之間的關係是知己,君臣,還是理論上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