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顫的 顫顫的怕羞紅了五月的櫻桃
那是一朵女子
娉婷 窈姝
長在花開爍爍的梢頭
不妖不媚 亭亭似玉
眾多中的一朵
千朵中的唯一
聽見一朵花的綻放
也就聽見一朵女子美麗的盛開
讀懂一朵花的語言
也將讀懂一朵女子甜蜜的心事
或輕輕的 走過
不驚擾一朵女子的夢幻
而或 靜靜的 駐足
低眉吻一朵女子的芳魂
這朵女子像是作者的自我刻畫,也像是她某種程度的自我塑造和自我訴說。這是一朵素淨出塵、清淺留香的女子;她是有著靜雅的妝容,懷夢挺立稍頭,羞澀而美麗,連綻放也那樣輕巧可憐;可在這紛繁的俗世之中,是否有一個人會停下來見證她的盛開、讀懂她甜蜜的心事,或是靜靜地了解她的芳魂?
無疑,這首詩寫出了青春的易逝,生命的孤獨與歲月的殘酷。可在詩裏我們找不到絲毫的沉重、感傷亦或歎息之感,有的隻是一個美麗安靜的女子自個自孤獨而又倔強地盛開,這是生命的筵席,更是青春的禮讚!
(二)意境的古典美
沒有禪意的詩與古韻相遠,沒有意境的詩則不能稱之為好詩。中國現代美學大師宗白華說“意境是什麼?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為虛景,創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我們知道,具有古典意境的詩歌,借助於有節奏感和音樂美的語言,塑造詩歌形象,營造詩歌意境,抒發詩人情感。所謂意境的古典美,這裏理解為富有中國古典文化特色的詩歌意境,一般具有溫柔清麗、莊重含蓄的特性。健康,自然,活潑,安閑,恬靜,清明,典雅,中庸,條理,以及孔子所謂的“樂而不淫,哀而不怨”正是這種意境鮮明特征。正如詩經女子在《一個人是詩,兩個人是畫》一詩所造之境:
一個人
在雨裏
走了又停,停了又走
傘上滴落的水珠
氳開出一朵朵細小的漣漪
青苔、紫藤、梔子花、
連同飄揚的裙擺
於曲折的小巷
邐迤成淺淺詩行
兩個人
在風中
肩並著肩,手挽著手
斜燕樹梢呢喃
綠柳垂釣白雲
細草、煙沙、白鷺洲
連同甜蜜的喜歡
於半掩的柴扉
清麗出濃淡墨畫
三個人
在雲端
且行且歌,且歌且樂
太陽溫暖地擁著一彎海岸
濃密的樹蔭灑下斑駁
遠山、輕岫、藍風箏
於結廬的竹屋
出塵成婉轉絕句
前世盟定
今生有約
顛倒紅塵中
我撐一把傘骨
風塵仆仆
踏浪成歌
尋你——
尋你與我
成詩、成畫、成絕句
這首詩的主題應該是簡單的,可以概括成一句話:一人是詩,兩人成畫,三人為家。當然你可以更開放地認為此詩的主題是愛,或是愛情。難得的是,作者以小詩的形式,在安閑典雅的句子中完成它,簡約又動人。我們孤單與世,夢想能與這世界一人相遇相見,相識相知,相戀相愛,相守相護,相此一生。這是多麼單純美好的願望,也是多少人執著一生追求的理想,那麼他們曾走過怎樣的心路旅程呢?作者以詩來答,她運用對比手法,截取並描繪出三幅完全不同的場景:與煙雨中曲折小巷裏的焦急等待,相見後的甜蜜相處,以及相守在一起的融融歡樂。
顫顫的 顫顫的怕羞紅了五月的櫻桃
那是一朵女子
娉婷 窈姝
長在花開爍爍的梢頭
不妖不媚 亭亭似玉
眾多中的一朵
千朵中的唯一
聽見一朵花的綻放
也就聽見一朵女子美麗的盛開
讀懂一朵花的語言
也將讀懂一朵女子甜蜜的心事
或輕輕的 走過
不驚擾一朵女子的夢幻
而或 靜靜的 駐足
低眉吻一朵女子的芳魂
這朵女子像是作者的自我刻畫,也像是她某種程度的自我塑造和自我訴說。這是一朵素淨出塵、清淺留香的女子;她是有著靜雅的妝容,懷夢挺立稍頭,羞澀而美麗,連綻放也那樣輕巧可憐;可在這紛繁的俗世之中,是否有一個人會停下來見證她的盛開、讀懂她甜蜜的心事,或是靜靜地了解她的芳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