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它具有曆史視角,是因為它通過思考我們來自何方從而理解我們現在身處何地。在我們獨特的政治傳統中,尋找源頭通常需要追溯到18世紀末——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都發生在那個偉大的時代,它們共同影響著現代世界的發展。
說它具有哲學視角,是因為我們能從那個時代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針對那些最基本的而且一直存在的社會和政治難題的思考方式。因此,本書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回顧了一個無可非議且長盛不衰的話題——美國建國時期的英美政治,試圖挖掘它一些不為人熟知的特征。
在這裏,曆史與哲學的關聯並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於兩派人的真實生活之中,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從源頭定義了左右兩派。本書講述了有關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故事,並認真審視了他們的思想和爭論。在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和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生活的那個時代,激烈的政治危機似乎從未間斷過,兩人都曾多次深陷其中,扮演思想家兼參與者的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兩人都闡述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尤其是針對政治變化的思考方式。就某些重要的方麵而言,伯克和潘恩分別向我們展示了左右兩派的起源。因此,他們之間那些或含蓄或直接的辯論也就讓我們得以窺見我國政治派別的起源。本書也因此成為一份案例研究,研究思想是如何推動曆史的,以及那些推動過和正在推動我們曆史發展的主要思想都來自哪裏。
說明政治辯論的曆史及哲學起源,並不意味著脫離辯論或淩駕於它們之上。恰恰相反,正因為我自己曾參與過一些政治辯論,並在其中扮演再普通不過的角色,才被這些讓本書得以成型的問題所吸引。我是個保守派,不願意在探究政治秩序基礎的過程中假裝把自己的觀點扔在一旁。但是,一個保守派必須對所處社會的傳統感興趣,而我們的政治傳統一直涵蓋了左右兩派——每一個派別都在積極地推進他們對公共利益的理解。因此,雖然身為保守派,但我對於弄清楚左右兩派本來的模樣非常感興趣。在這裏,我將努力用一種自由派和保守派如今都可能認為有意義而且可信的方式來講述他們的故事。他們都可以從這種方式當中學到一些與自己及其政敵相關的東西。
當然,左右劃分的由來與當前的表現形式並不相同。現如今的政治分歧同伯克和潘恩時代的不同之處至少像他們的相似之處一樣多,一樣引人入勝。我希望能夠鼓勵政治分歧的雙方陣營去想一想自己走過的道路。我們可以從自己(以及政治對手)的思想先驅那裏學到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哪些想法是我們可能已經遺忘但最好還是記起來的?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個故事能夠幫助抱持任意一派政治觀點的普通公民去應對美國政治,同時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懷抱更大的信心。我還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弄明白——盡管許多看上去非常激烈的爭論都是技術性的而且錯綜複雜,但背後的推動力是那些一直都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至關重要而且相當有趣。
說它具有曆史視角,是因為它通過思考我們來自何方從而理解我們現在身處何地。在我們獨特的政治傳統中,尋找源頭通常需要追溯到18世紀末——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都發生在那個偉大的時代,它們共同影響著現代世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