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街上逛廟會,若水這丫頭見到什麼買什麼,吃得滿嘴都是油膩膩的,不過和柳若如比起來已經算好的了,我一路都在想,像柳若如這麼愛吃的女孩子人販子最喜歡了,隨便給點好吃的就會上鉤,稀裏糊塗的就被賣了。
結果柳若如還真被拐賣了,不過這事一直沒有鬧大,本來在達官貴人上流社會中間就很少有人知道柳府三小姐,即使知道也沒有人會注意一個無才無名隻能算是清秀的小姑娘。但是柳府的每個人都很緊張,我和若水的婚事也一拖再拖,柳太尉和皇上都派人暗中尋找,但人海茫茫要找出這樣一個小姑娘實在不容易。
好在柳若如很聰明,她在延途留下了記號,似乎是住南邊去了,柳太尉雖然著急但還能沉得住氣,可是轉眼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柳太尉倒還鎮定,皇上卻急了,他加派人手到南邊尋找,南邊幾個大城鎮被翻了個底朝天就是沒找到人。若明還把柳若如的畫像交給手下的分店,讓店裏的掌櫃夥計都留意留意,可惜還是沒什麼效果。
又過了兩個月,去平京考察回來的一個當鋪掌櫃找到若明,說在平京的一家酒樓裏吃到了太白樓的招牌菜,雖然口味有些變化但是做法卻差不多。若明得了消息立即動身去平京,但很不巧的二夫人病了,還挺嚴重,若明隻好先留下來照顧母親,去平京的事就耽擱了下來,倒是皇上秘密派人去平京先探了探虛實。
到了九月,柳若如失蹤近半年,鄔國靜王來了封信,說他在平京找到了柳若如,現在柳若如正住在靜王府裏,他還向柳太尉提親,說自己救了柳若如一命,不如就讓柳若如以身相許算了。
得知柳若如平安,我們都鬆了一口氣,不過事情似乎不那麼簡單,原來皇後娘娘也參與進此事,若不是她從中作梗柳若如早就平安回來了,後來皇後娘娘還派了刺客去刺殺柳若如。說句實在
話,阻止柳若如回啟國這步棋本沒有錯,但刺殺行為就顯得魯莽了,大概皇後娘娘是被柳若如弄得早已自亂陣角了吧。皇上知道了以後勃然大怒,他對這位皇後是一忍再忍,這次可謂是忍無可忍,他不僅教訓了皇後娘娘一頓還收了她的鳳印禁了她的足,看來皇上這回是氣得不輕。隻是我不明白,他們的感情一直很冷淡,皇後娘娘更是一再觸怒他,皇上為什麼不廢了她呢,要找理由可多了去了。
我可以理解皇後娘娘為什麼一再的想置柳若如於死地,皇後娘娘聰明絕頂,手腕高超,又是色藝雙全,這樣的女子自視甚高,眼高於頂,根本不將任何女子放在眼裏。老天也著實不公,偏偏讓她遇見了柳若如,柳若如也是絕頂聰明,更是有想法有手段的女子,但與皇後娘娘不同,柳若如低調內斂,不顯山露水卻總能三言兩語切中要害,確實是可怕的對手。更重要的是,柳若如這樣的女子樂天而知足,淡定而從容,想必皇後娘娘心裏也十分清楚,自己早已一敗塗地了。
撿回一條命的柳若如反而因禍得福,封了公主嫁了靜王,隻是漂泊異鄉,遠離親人,這樣的生活也未必不是一種考驗。後來當我再次見到靜王,也問過他有沒有找到名字中有“晴”字的女子,靜王說找到了,就是柳若如。我很納悶又去問若清,若清想了很久很久,最後才說柳若如原來有一個很奇怪的吊墜,吊墜上刻了一個很奇怪的字,那個字就是“晴”字,她本來一直戴在身上,生辰宴那天被她弄丟了。
我聽了這些突然有一種很奇妙的想法,柳若如在若清生辰宴那天之所以會莫名的失蹤又莫名的出現在狐仙廟,是因為她陰差陽錯的救了靜王一命,那個吊墜不是柳若如弄丟了而是被靜王要去了,靜王誤以為柳若如名字裏有個“晴”字就四處尋找,可惜不得章法自然找不到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靜王在鄔國見到柳若如後就執意要娶她,而把之前一直尋找的女子給拋到腦後了。我想柳若如一定不知道生辰宴那天的事有多複雜,也許在她看來她隻是一不小心碰巧救了一個受傷的陌生人,但是所有的故事也就從那一天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