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感忘憂國”,本書緣起於來自不同高校、不同學科,卻又誌同道合的幾位青年學者對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共同關切與深深的憂患意識。
2014年1月,鄢一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白鋼(複旦大學中文係)、章永樂(北京大學法學院)、歐樹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何建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海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六人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就“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了共七個半天的研討,並分別撰寫,形成初稿後於4月、6月兩次聽取修改意見。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全書觀點是參加討論人員思想相互碰撞、深入交流的成果。各位作者分別從文明、政治、基層、社會、經濟的視角執筆撰寫,具體分工為:鄢一龍(緒言、卷五)、白鋼(卷一)、章永樂(卷二)、歐樹軍(卷三)、何建宇(卷四)。
我們特別致謝王海龍,他始終是我們討論的充滿熱情的參與者,為全書貢獻了許多智慧,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他是本書集體作者中未署名的一員。
我們感謝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對本書寫作和出版提供的支持。
我們感謝胡鞍鋼教授、王紹光教授、韓毓海教授、宋小慶教授、江湧教授等對本書提出的中肯的修改意見。尤為感謝潘維教授、王紹光教授傾情作序,拙著為之生輝。
本書的主旨是:不自信無以立根本,不批判無以識當下,不創新無以圖將來。
作為共產黨員,我們不屑於隱瞞自己的立場與觀點;作為學者,我們不憚於尖銳的批判與顛覆性創新。像開墾過的大地裸露自己靈魂一般,我們捧出我們的心靈。我們向讀者呈上我們不盡成熟的思考,並懇切地希望得到你們熱情的指正。
作者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