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我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是否合乎邏輯順序?”
“我的演講是否始終吸引著你的注意力?哪一部分比較乏味或者混亂不清?”
“我有沒有證明自己的觀點?”
“我的開場白是否說明了將要發表的演講內容?”
“結論部分是否緊扣演講內容?”
“我的聲音聽起來是否自然?”
“我有沒有表現出不自覺的分散聽眾注意力的舉止?”
如果不得不站在鏡子前麵練習,要注意把握分寸。
我們認為站在鏡子前麵練習弊大於利。如果演講者在發表演講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形象上麵,這不符合我們的主張。我們覺得應該把意識集中在信息傳達和你的聽眾身上。在練習時你腦子裏始終考慮的應該是自己的聽眾——他們的麵龐,他們的反應。如果你把自己設想成是獨自一人站在台上,麵對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這樣做非常糟糕。
在鏡子前麵練習演講時你會對自我形象更加在意,可能會把演講當做表演而不是與觀眾的互動交融。站在鏡子前麵時,你不得不分神考慮自己在說什麼,以及怎樣說出這些內容。
如果你無法通過其他方式對自己的神態、手勢和麵部表情進行一般的審查並得到反饋,也許可以站在鏡子前麵檢查一次。
最後的練習完善風格
到此為止你應該已經對發言內容成竹在胸,同時已進入一種從容自如的狀態。你不應該在最後期限之前倉促地進行大幅度的修改。
如果你要采用道具,應該盡早準備這些東西,以便在最後排練時把它們包括進來。在最後敲定演講稿的問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檢查自己是否遵守了當初的時間安排。練習演講時,站起來,采用實際演講的節奏、口吻和聲音。向眾多的聽眾發表演講時,你的音量會比早期練習時高,如果你的演講技巧不太成熟比較生硬,這會是件很吃力的事。你要在最後排練時毫無羞怯地大聲演講,就像實際演講時為了使大家聽清楚你必須提高嗓門一樣。
接著通讀自己的筆記和提綱,但是不要用閱讀筆記和提綱來取代正式的練習。
預講要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
演講前的演練除了要注意前麵提到的幾個問題之外,還要注意一些關鍵的細節。這些細節主要包括下麵幾個方麵:
如何讓預講接近實際演講
預講越接近實際演講的內容,排練的效果才更好。讓預講接近實際演講的方法有下麵幾種。
1.預講時要站著,大聲講
坐在寫字台前反反複複地朗讀記錄的卡片,是與預講相差十萬八千裏的。因為這種做法隻能算是在進行某種研究或“做某種準備”,而不是在進行熟悉真實過程的預講。
2.預講時要使用在正式演講中所需使用的一切材料
正式演講時你使用幻燈片嗎?使用地圖、黑板或教學板嗎?使用圖表嗎?那麼在預講中也要使用它們。這就是說,你必須盡量做到“全真模擬”,即使你現在所穿的衣服也應是上場時的服裝,而決不要做“缺席審判”。
3.在一個與正式演講的房屋、大小、類型都相同的房屋或大廳裏進行預講
你能進入正式演講時所有的房屋並在那裏至少演習一兩次嗎?如果你有幸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在進行正式演講時,你就很容易因某種熟悉感和親近感而較快地找到感覺、進入狀態。如能這樣,那麼你的演講就已經有了一半成功的把握。
4.盡可能地在聽眾麵前預講
讓你的夫人、朋友、秘書、同僚聽你的預講,聽聽他們的批評和反應。他們是否聽明白了你的演講呢?你的演講把他們說服了嗎?他們認為你的表情和聲音是否適當?你有沒有什麼習慣性的特殊偏好使他們感到厭煩?你的服飾看上去能給觀眾以某種美感嗎?
排練多久才能聽上去自如並且充滿自信
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說:“事先練習一般是不可取的。……未經練習的發言顯得新鮮、自然,隻有第一次從口中流出的思想才能這樣。”這是膚淺的說法。要想聽上去自然就得演練,而且不是一次。有些人認為,他們在發言或講演之前所要做的隻是在路上看過一遍稿子。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不會顯得自然,隻會顯得毫無準備。
古希臘著名的演講家德摩斯梯尼對事先演練抱著非常重視的看法。他把自己關在地下室書房裏達3個月之久,用來學習演講的技巧。為了保證自己不會在達到目的之前出來,他把一邊的頭發剃光。等頭發長出來後,德謨斯梯尼才走出地下室,終於成為一個造詣頗深的演講家。
早在1770年,《說話的藝術》一書的作者就曾責備那些不夠重視演習的演講者。在上演節目之前,演員要一遍又一遍地彩排、練習。但是,作者認為,我們中間沒有其他演講者這樣煞費苦心,盡管他們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充實自己的知識上。這表明,對這種技能的忽視更多地出自對其意義的認識不足。為什麼演講家不能像演員那樣進行多次的演練呢?為了準備發言,我們並不用像德謨斯梯尼那樣在地下室裏待上3個月。但是為了能在講台前控製會場和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並且避免局促感,應該大聲地練習至少4遍。
什麼時候進行最後一次演練
越晚越好。如果你九點鍾發表演講,早上六點鍾起來演練,這樣在講台上你對稿子就像對一位密友一樣熟悉。在講台上,頭一天沒有演練過的講稿會變得十分陌生,而在發言前剛準備過的稿子就像為眼睛準備的快餐一樣。許多人說,他們沒有時間演練。如果沒有時間練習,就不要接受演講的安排。奧基爾維和瑪瑟公司的榮譽總裁齊克·埃裏奧特花28個小時準備一個發言。他能擠出時間,並因此獲益匪淺。他是我們知道的最好的演講者之一。
發言時怎樣保持目光前視
稿子上的句子向你的眼睛和舌頭發出指令。如果你已經練習了4遍,對稿子的內容應該很熟悉,因此你可以做到90%的時間目視前方。在開頭、結尾、提問、警告、激動的時候,眼睛都要抬起來,要對聽眾的關注做出反應。
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聲音打動人
為了知道別人聽你的聲音感覺如何,在大聲練習了4遍之後,把你的講話錄下來,放一遍聽聽。最能打動人心的是充滿力量的聲音,快慢相間,句子有長有短,還要有停頓,從而產生效果。關於發聲方法,可以這樣試試。把手放在腹部肋骨向兩邊分開的地方,像劃船那樣收縮腹肌、同時吐氣發出“嘶”音,越長越好,利用縮肌協助發出噪音。胸部共鳴產生美感,鼻腔共鳴讓人難受。如果你感到自己鼻音太重並想除去它,就把一隻手放在腹上,另一隻手平放在胸部。講話時,胸部的那隻手應能感到肋骨的振動。連續發“漏、漏、漏”的聲音,看是否感到胸部共鳴。反複練習,直到有那種感覺。
總之,在你學習演講時,你應當遵循上述這些步驟進行準備工作,它會正確地引導你的演講走向成功。請你千萬不要繞開這些步驟而異想天開地想走捷徑,一旦你走了捷徑,很可能就會誤入歧途。因為捷徑之中往往就隱藏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