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尷尬一笑,正不知如何作答,荀彧扭臉又瞧見了程昱,不禁站起來:“仲德,你也來了……”
程昱顫巍巍道:“多年未會,甚是思念令君,如今不打仗,我特意向丞相請命,送親還在其次,就是想來看看你。”程、荀二人比別人關係更近,他倆都是最早效力曹操的,尤其兗州叛亂時共過患難。
荀彧感慨道:“自定都以來聚少離多,前番南下倉促也沒見著。屈指算來咱有七八年沒見麵了吧?”
“是啊,都老了……”程昱手托灰髯,“我正打算向丞相辭官,回家當老百姓呢。過去哪兒打仗我就往哪兒鑽,總怕落在別人後頭。如今身體不行了,打不動啦!”
荀彧不住搖頭——當年的程仲德何等剛毅?官渡之戰帶著七百人就敢據守鄄城,兗州叛亂軍糧不夠竟忍心用人肉曬幹充軍糧!爭強好勝一輩子,英雄老矣怎不酸楚?
程昱緊緊握住荀彧的手,長籲短歎:“常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咱們都是久經滄海的,如今兒孫也算有了前程,該退還是要退啊。”
荀彧聽出他話裏有話,卻苦笑著搖了搖頭:“你說的對,但人與人不同,事與事有別。有的事關乎社稷天命,不能退啊……不提這些了,你別忙著回去,在我這兒多住幾日,咱好好聊聊。”話未說完又見議郎萬潛走上堂來,這也是兗州起家的老人,年歲比程昱更長,拄著根拐杖,還有個年輕後生攙扶,三人見麵又一番感慨。
曹丕半天插不進話,卻見攙扶萬潛的那位後生相貌敦厚,舉止守禮,便搭訕道:“賢弟何家子弟?”
年輕人屈身拱手:“回公子的話,在下平陽鮑勳。”
“你就是鮑郡將之子鮑叔業?”昔日鮑信與曹操一同舉事,壽張之戰死於黃巾陣中,連屍首都沒留下。曹操追念故友,厚待其妻兒,饋贈歲歲不斷,如今鮑信的長子鮑邵已在朝為郎官,這位二公子鮑勳更有名氣,雖然還未入仕,兗州之人卻已傳說他恭敬守年少有德,曹丕也有耳聞。
“正是在下。”
曹丕正有意延攬心腹,恭維道:“令尊與我父乃是至交,又終於國事,賢弟秉承餘禎,乃鮑氏之幸!國家之幸!”
“公子過譽了。”
“哈哈哈,賢弟謙讓。”曹丕滿麵春風,“今相府正在用人之際,鄴城已頒下《求賢令》,賢弟若是有意,我可在父親麵前打點一二,辟你到府中當個掾吏。那時憑賢弟之才,何愁報國無門?”
曹丕滿以為他聽了這話必定千恩萬謝,哪知鮑勳卻微微欠身道:“位少人眾,仕者爭進。在下立身行道唯求謹慎,不敢謀幸進之途。少陪了……”
一席話噎得這位大公子兩眼發直,好半天才緩過氣來,心頭暗罵——好輕狂的小子,竟不把我放在眼裏!正無處撒火,隻覺有人輕輕拉他衣袖:“公子……”
“陳大人。”曹丕回頭一看,陳群正笑容可掬地站在身後。當年陳群隨父入京也曾在曹操麾下,後外放縣令,轉任侍禦史。
曹丕尷尬一笑,正不知如何作答,荀彧扭臉又瞧見了程昱,不禁站起來:“仲德,你也來了……”
程昱顫巍巍道:“多年未會,甚是思念令君,如今不打仗,我特意向丞相請命,送親還在其次,就是想來看看你。”程、荀二人比別人關係更近,他倆都是最早效力曹操的,尤其兗州叛亂時共過患難。
荀彧感慨道:“自定都以來聚少離多,前番南下倉促也沒見著。屈指算來咱有七八年沒見麵了吧?”
“是啊,都老了……”程昱手托灰髯,“我正打算向丞相辭官,回家當老百姓呢。過去哪兒打仗我就往哪兒鑽,總怕落在別人後頭。如今身體不行了,打不動啦!”
荀彧不住搖頭——當年的程仲德何等剛毅?官渡之戰帶著七百人就敢據守鄄城,兗州叛亂軍糧不夠竟忍心用人肉曬幹充軍糧!爭強好勝一輩子,英雄老矣怎不酸楚?
程昱緊緊握住荀彧的手,長籲短歎:“常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咱們都是久經滄海的,如今兒孫也算有了前程,該退還是要退啊。”
荀彧聽出他話裏有話,卻苦笑著搖了搖頭:“你說的對,但人與人不同,事與事有別。有的事關乎社稷天命,不能退啊……不提這些了,你別忙著回去,在我這兒多住幾日,咱好好聊聊。”話未說完又見議郎萬潛走上堂來,這也是兗州起家的老人,年歲比程昱更長,拄著根拐杖,還有個年輕後生攙扶,三人見麵又一番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