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新聞攝影的概念與內涵(1 / 2)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克裏夫·艾鄧教授對新聞攝影的定義,我們必須準確地掌握“圖文結合”和“信息”的含義。

(一)圖文結合

“圖文結合”是一種綜合的表達方式,它使用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方法來傳遞信息。圖片與文字不是簡單地結合,而是互相配合來完成一個視覺形象的塑造。在這裏特別強調:新聞攝影與文字新聞不同,它屬於視覺新聞。“圖文結合”中,文字的作用可以彌補圖片的不足來傳遞信息,也可以對圖片的形象深度塑造。在“圖文結合”中,我們需要借助圖像和文字各自的長處,取長補短,借助各自的優勢共同來塑造視覺形象。這需要我們一方麵發掘圖片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麵又發掘文字的表達能力。

那麼,“圖片”的表達能力是什麼?總的來說,圖片是感性的。圖片常常借助畫麵的光線、色彩和影調等從視覺上感染人,也常常借助描繪對象的情節和情景來感染人,這些很難用語言描繪出來。與其他視覺藝術一樣,新聞攝影也是描寫一個具體的、感性的視覺形象,這個形象蘊含著攝影師的思想和感情,也是用形象的方式向讀者傳遞著思想和感情。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有人說蒙娜·麗莎神秘的笑容就蘊含著她內心的情感。也有人說,這情感不是蒙娜·麗莎本人的,是達·芬奇通過這幅作品對文藝複興時期,人們對擺脫封建統治和思想束縛的讚美。不管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看見了視覺形象是怎樣通過感性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的。

“文字”的表達能力又是什麼呢?文字具有抽象的能力,同時它也具有推理和邏輯判斷的能力,以及準確表達的能力。“第一”這個抽象的詞,用圖像的方式很難表達,而隻要我們具有抽象和判斷的能力,就能知道這個詞蘊含的準確含義。還有一些更古怪的詞,比如“須知”一詞,我們能用圖像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嗎?人們在欣賞一幅圖像的時候,是依靠情緒衝動來完成對畫麵的感悟的,而人們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常常變得更有理智,會理智地思考問題的邏輯性。比如“網絡與錯誤報道沒有因果關係”這句話,我們在閱讀時不需要情緒衝動,這句話隻是從邏輯上規定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向。

我們清楚了“圖像”和“文字”各自的優勢,那麼在“圖文傳播”中,“圖像”和“文字”又是怎麼結合的呢?前麵我們已經說過,新聞攝影是視覺新聞。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看看文字新聞中圖片有什麼作用。文字新聞中的圖片,隻是為文字報道提供視覺佐證或者豐富文字版麵,圖片不能單獨傳遞信息。而新聞攝影中的圖文結合,強調的是視覺新聞,以形象的方式傳播信息,那麼在圖文結合中,文字是為形象服務的,換句話講,文字是為塑造視覺形象服務的。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克裏夫·艾鄧教授對新聞攝影的定義,我們必須準確地掌握“圖文結合”和“信息”的含義。

(一)圖文結合

“圖文結合”是一種綜合的表達方式,它使用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方法來傳遞信息。圖片與文字不是簡單地結合,而是互相配合來完成一個視覺形象的塑造。在這裏特別強調:新聞攝影與文字新聞不同,它屬於視覺新聞。“圖文結合”中,文字的作用可以彌補圖片的不足來傳遞信息,也可以對圖片的形象深度塑造。在“圖文結合”中,我們需要借助圖像和文字各自的長處,取長補短,借助各自的優勢共同來塑造視覺形象。這需要我們一方麵發掘圖片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麵又發掘文字的表達能力。

那麼,“圖片”的表達能力是什麼?總的來說,圖片是感性的。圖片常常借助畫麵的光線、色彩和影調等從視覺上感染人,也常常借助描繪對象的情節和情景來感染人,這些很難用語言描繪出來。與其他視覺藝術一樣,新聞攝影也是描寫一個具體的、感性的視覺形象,這個形象蘊含著攝影師的思想和感情,也是用形象的方式向讀者傳遞著思想和感情。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有人說蒙娜·麗莎神秘的笑容就蘊含著她內心的情感。也有人說,這情感不是蒙娜·麗莎本人的,是達·芬奇通過這幅作品對文藝複興時期,人們對擺脫封建統治和思想束縛的讚美。不管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看見了視覺形象是怎樣通過感性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的。

“文字”的表達能力又是什麼呢?文字具有抽象的能力,同時它也具有推理和邏輯判斷的能力,以及準確表達的能力。“第一”這個抽象的詞,用圖像的方式很難表達,而隻要我們具有抽象和判斷的能力,就能知道這個詞蘊含的準確含義。還有一些更古怪的詞,比如“須知”一詞,我們能用圖像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嗎?人們在欣賞一幅圖像的時候,是依靠情緒衝動來完成對畫麵的感悟的,而人們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常常變得更有理智,會理智地思考問題的邏輯性。比如“網絡與錯誤報道沒有因果關係”這句話,我們在閱讀時不需要情緒衝動,這句話隻是從邏輯上規定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