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不盡亂世烽火》作者:安小韻

【文案】

戰火繚亂的時代裏,英雄與美女的戲碼在不斷地上演,就連京城裏風華絕代的名妓都得到了名動天下的永安王的鐵血柔情,隻是柔情還是另有所圖?有待商榷。 一個隱瞞了身份的絕色女子,一個被逼無奈的叛國王爺。沒有陰謀沒有硝煙,隻看誰會先死一步。 不顧一切的愛一場,換來的卻是國祭的祭祀品。 熊熊烈火舔食著她的肌膚,她眼裏破碎的蒼穹在涅滅。眼裏早已沒有了淚,被烈火烤灼的鮮血從眼底流出,看著高台之上的王者懷裏抱著別的女人。 愛有多深,恨有多重,她不恨他,隻怨自己愛錯了人。

1.妾不如歌

夏朝京都勾欄院之流的紅粉之地有一句燴炙人口的名言:妻不如妾,妾不如歌。

這名言裏的歌自然是指紅潮殿裏的秦如歌。紅潮殿這名字一聽就是讓人兩眼放光的青樓。

這秦如歌卻也當得這一句妾不如歌。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 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 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衤農nóng 〕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 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 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而京都也有好事者稱“夏之璧人:美人如歌,傾城傾池。”這裏的如歌自是指的秦如歌,這傾城傾池便是那風華絕代的永安王。

有人說,當日秦如歌剛到京都的時候,紅潮殿的媽媽是在城外的路邊上撿到的,當時的情形被跟著媽媽身邊的小廝目睹,美人衣衫淩亂,身上血痕交錯。格外淒慘,因此不少記恨美人的女子猜測秦如歌應該是被人褻瀆了,不然怎麼會安生的呆在紅潮殿做狐狸精呢。

第一晚秦如歌出台是一襲紅衣,一曲羽衣霓裳舞,徹徹底底的征服了各位看官。隻是自此除了每年三月十七有一出驚豔絕倫的霓裳舞,其他日子秦如歌就隻是琵琶和歌獻給眾人了。可是這歌也唱得格外淒涼,但是配著秦如歌的嗓子也是別有韻味。其中以《長門怨》最為出名。據說當時聽哭了的人大有人在。

媽媽禁止她以後再唱這首歌,可是仍有不少人帶著眼淚來聽秦如歌的獨唱。

酒樓小廝說,這輩子如果讓他見見秦如歌他就死而無憾了,自然別說那些有幸見過美人也野心勃勃的狼了。

有位家世忠懇的貴公子說如果能得到秦如歌的青睞,就算正妻也委屈了美人。

安國九年,朝堂動蕩,政局不安,終於於同年七月左相叛亂而告終,各國開始迎接已經平息了近十年的戰亂,而距秦如歌名動天下已有七年之久。

夏、商、吳、三國戰亂半年,商朝要求與夏談和,當初左相叛國也是叛給了吳國,商朝也隻是唇亡齒寒。秦朝不過是湊湊熱鬧。

商朝的要求其實也不過分,不過是要用秦如歌來換商國的一座城池。然後兩國戰和,吞並吳國。秦朝是這片大陸唯一的一個大國,各國戰亂秦朝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可是夏朝當今天子卻是不願的,有沒有好的措辭,便把美人如歌丟給戰功顯赫的永安王做側妃,永安王自是不願,當今天子便急急與永安王秉燭夜談,永安王才陰沉著臉答應下來,具體談了些什麼,沒人知道。

安國九年十一月,名動天下的名妓嫁於永安王。

十裏紅妝,各國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們都來目睹這場盛世的婚禮。一個名妓的盛世婚典。

據說那一天,天空陰霾,有毛毛細雨。昏暗的天空讓眾人感到一絲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