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喪事這段時間,蕭偉一直被祖父留下的這句奇怪的遺言困擾著。其間他也分別與高陽、馬老太太詢問過。和蕭偉一樣,兩人聽到的也是“殼子”這兩個字。而老人用手指書寫的文字,他們甚至還沒蕭偉看得清楚。蕭偉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不過有一點他很清楚,以祖父的脾氣性格,能留到臨去之前才講出的,應該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蕭偉的祖父算是一個頗為傳奇而神秘的老人。蕭偉隻知道老人生於1906年,十八歲便進入奉天警備廳供職,其後分別留學日本東京警事學院及英國學習刑偵,精通兩門外語,是當年聞名東北的“神探”。九一八事變後,老人不甘做亡國奴,移居北京後與高陽曾祖父合開了一家鎖廠。解放後,老人就一直在公安部供職,是公安部最為資深的“刑偵專家”及“開鎖專家”。老人在刑偵與開鎖這兩方麵的功力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不過即便這些蕭偉知道的信息,也基本是從祖父的生前好友及同事那裏陸續聽來的,想來比老人檔案中的記載多不了多少。而有關祖父這一生的生活細節,在蕭偉頭腦裏幾乎是一片空白。祖父的一生,對蕭偉來講,一直像一個巨大的謎題。

喪事之後,趙穎給蕭偉來了個電話,這是她離婚一月來第一次主動聯係蕭偉。趙穎的聲音在電話中顯得平靜而冷淡。她通知蕭偉,曾老生前在公安部留有遺囑,死後將所有私人物品捐獻。趙穎讓蕭偉收拾一下曾老的物品,三天以後,公安部會派人過來整理遺的物。

蕭偉愣住了,怎麼祖父還留了這麼一手?人一走,家裏東西就全歸國家了?想了想,這確也符合老人的性格。他問趙穎能不能寬限幾天,三天時間肯定不夠用。趙穎告訴他這是上級的死命令,沒商量。蕭偉心裏暗暗罵了句娘,正要掛電話,猛然想起一件事兒:祖父臨終前趙穎不也在場麼,遺言的事情可以找她問問。

將自己的想法說了,趙穎沉默了片刻,道:“曾老說的不是‘殼子’!”蕭偉奇道:“不是‘殼子’?那是什麼?”趙穎肯定地答道:“是‘盒子’!”蕭偉猛然間一呆,不錯!怎麼自己一直沒往這兒想。

曾老最後留下的,確是“盒子”這兩個字!老人發病後,由於血栓阻塞神經而喪失了部分語言能力,發音不清是肯定的,這一點蕭偉也很清楚,因為“殼子”這兩個字是不可解的。漢語中與“殼子”發音相近的詞,隨便找一個有造詞功能的輸入法就會知道,隻有“合子”“合資”“核子”“赫茲”與“盒子”這五個詞,前四個詞可以說不搭界,隻有最後一個詞“盒子”是最有可能的。

除此以外,最大的證據就是老人臨終前用手指書寫的那兩個字。這兩個字蕭偉雖沒完全看清,但至少看出第一個字是上下結構,最上麵是個“人”字頭;而第二個是個筆畫很少的字。如此看來,祖父臨終的最後遺言,確是“盒子”兩字無疑!

謎底揭開,蕭偉興奮非常,但隻一瞬,更強的好奇又被鉤了起來,馬上想到:既是“盒子”,那祖父在這個臨終才提到的“盒子”裏究竟放了什麼?又想:老人做了一輩子傳奇職業,可以說見多識廣了,能讓他老人家到死還念念不忘的會是什麼呢?想到這裏,蕭偉心頭好奇更盛。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盒子”應該是祖父留給自己的。老人既然把所有東西都捐了,獨獨給自己留了這隻“盒子”,裏麵一定有什麼重要東西要交給他,說不準還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