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獨立自主的素質
“獨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備的,它需要經過時間的磨煉,以及其他一些曆程才能發展、完善起來。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成就。沒有人生來即是個完善的個體。一開始,我們就像待建的房子一樣,隻有在成功的成長與發育的過程後,我們才能成為獨立的個體。從這個角度來看,心智發展的確是比身體發展來得晚,而且,這段過程不是隻需要幾分鍾、幾小時,而是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個體的過程中,身體是最先到達的一部分,而且通常都能夠毫不費力地完成。智力上的、心理上的,以及精神上的成熟就不同了,這些方麵的發展,任何一個階段,都有可能因某種原因而中斷、受挫、阻礙,或者走入旁軌。
“獨立自主”的基本行為就是能選擇、能運用意識思考,用自己的雙眼看世界,並思索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女性,特別是有品位的女性必不可少的素質。
自主性與自我調整有關,自我調整也就是:從內在來引導、控製自己,而不是讓外在的權威來控製自己。
自主性也可說是個人獨立生活的能力(從事具有生產力的工作來養活自己)、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用自己的雙眼來看這個世界),以及個人獨立判斷的能力(尊崇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價值觀)。
自主性絕不是指個人能離群索居、獨自生活。“獨立”、“自主”、“個體化”不該被詮釋為不用時時刻刻向他人學習,或是與他人的互動並沒有多大好處。我們是“社會動物”,我們說著同一種語言,在無數的事情上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我們需要大家共同的參與來完成大多數的目標。
但是,就本質上而言,意識是屬於個人的。每個人都是一座意識之島,活著,就是要成為個人,成為一個有意識、對世界有獨特感受的人。不隻是要成為有意識的個人,更是要成為擁有獨立意識的個人。在短暫的片刻,偶爾在心靈深處,仍然記得我們在這世界上是孤獨的,沒有人能替我們思考,沒有人能代我們感覺,沒有人能為我們生活。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給予我們生存的意義。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其實我們都不孤獨。身為人類,我們與人類社會中的成員有著親密的關聯,隻要我們活著,我們與所有的生物界都有著親密的聯係;隻要我們身為宇宙中的一分子,我們與所有的生物都緊密地串連著。我們存在於一個由細密關係織成的網中,所有的物體都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但是,在這個宇宙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有著專屬於自己的事情,有著私密的、不重複的世界。
盡管當我們在獨立思考的時候,我們並未意識到這是自主性的表現,但是,潛意識裏,我們認為獨立和孤獨是一體的兩個側麵,思考並不是社會活動。每當我們察覺,我們是拿著自己的筆,在寫著自己的故事時,我們是在品嚐孤獨,淺酌分離。當我們像個成年人,為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扛起責任時,我們是在強調自己的獨特性,對一個有品位的人而言,這種曆程自然得像呼吸一樣,但是,如果尚未達到適度的成熟,如果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缺乏信心,這個曆程卻可能變得艱巨難行。屆時的挑戰,是去麵對恐懼,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動,以脫離兒童時期的幼稚。
總之,女性要培養、提高自己的獨立變化程度,做一個能主宰自己的人,否則的話,將無法適應這日益發展的強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