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白朗回憶,蕭紅當時的心情很不好,從不向白朗談起和蕭軍分開以後的生活和情緒,一切都隱藏在她自己的心裏,對著一向推心置腑的故友也竟不肯吐露真情了,似乎有著不願人知的隱痛在折磨著她的感情,不然,為什麼連她的歡笑也總使人感到是一種憂鬱的偽裝呢?她變得暴躁易怒,有兩三次,為了一點小事竟例外地跟白朗發起脾氣,直到她理智恢複,發覺白朗不是報複的對象時,才慢慢沉默下去。有一次,她對白朗說:“貧窮的生活我厭倦了,我將盡量地去追求享樂。”這一切,在白朗看來都是反常的。連對白朗的婆婆、羅烽的母親也克製不住地發脾氣,這自然是老太太無法容忍的,弄得白朗也很難堪。她奇怪,為什麼蕭紅對一切都像是懷著報複的心理呢?白朗推測,也許,她的新生活並不美滿吧?那麼,無疑地,她和蕭軍的分開該是她無可醫治的創痛了。她不願意講,白朗也不願意去觸她的隱痛。所有舊日的朋友都以為蕭紅與蕭軍的分手,是她痛苦的根源,一廂情願地朝著這個方向揣測她的心理。其實,蕭紅此時可能患上了抑鬱症,顛沛流離的困頓生活與連續寫作的勞累,已經使她心力交瘁,無力傾訴自己的感受,理智也無力約束情感了,而周圍富於暗示性的目光和無意間的言談,也會讓敏感的她感到被曲解而煩躁不安。
蕭紅在白朗家住了20多天,等待孩子的出生。在這期間,她精心地為自己縫製了黑絲絨的旗袍。江津隻有一家小醫院,臨產的時候,白朗把蕭紅送進這家醫院,整個醫院隻有她一個病人。不久,她順利地生下了一個男孩,又白又胖,前額很低,和蕭軍長得一模一樣。白朗頭幾天去看的時候,那個孩子還好好的,過了3天,再去就說死了。醫生要檢查死亡原因,蕭紅本人反應冷淡,說死了就死了吧,這麼小要養大也太不容易。這個孩子無疑是蕭紅生活史上的又一個謎。那家醫院很小,醫療檔案也沒有保留下來。許多年以後,梅誌在《愛的悲劇》一文中寫道:“就這樣,她結束了做母親的責任和對孩子的愛。”“這當然是蕭紅的不幸!但她絕對不是不願意做母親,她是愛孩子的。是誰剝奪了她做母親的權利?愛自己孩子的權利?難道一個女作家還不能養活一個孩子嗎?我無法理解。不過我對她在‘愛’的這方麵更看出了她的一些弱點。”
蕭紅一個人住在醫院裏,老說害怕,鬧著要出院。但白朗的房東不讓她住在家裏,當地有一種迷信的風俗,認為未出滿月的女人住在家裏是不吉利的。要住的話,就要在屋地上鋪滿紅布,這顯然是一個刁難的借口。白朗沒辦法,隻好買了船票,直接把蕭紅從醫院送到去重慶的船上。分別的時候,蕭紅說:“莉,我願你永久幸福。”白朗說:“我也願你永久幸福。”“我嗎?”蕭紅驚問著,接著是一聲苦笑,“我會幸福嗎?莉,未來的遠景已經擺在我的麵前了,我將孤寂憂悒以終生。”在所有人不解與猜疑的目光中,蕭紅是會感到孤寂憂悒的,但是,他又沒有能力徹底脫離這個朋友圈子,時時需要他們無私的幫助,就像她無法掙脫戰亂的曆史一樣,情感的掙紮總是以失敗告終。羅烽事先給端木寫了信,告知“生一子已殆”,還有蕭紅抵達重慶的航班日期。
據白朗回憶,蕭紅當時的心情很不好,從不向白朗談起和蕭軍分開以後的生活和情緒,一切都隱藏在她自己的心裏,對著一向推心置腑的故友也竟不肯吐露真情了,似乎有著不願人知的隱痛在折磨著她的感情,不然,為什麼連她的歡笑也總使人感到是一種憂鬱的偽裝呢?她變得暴躁易怒,有兩三次,為了一點小事竟例外地跟白朗發起脾氣,直到她理智恢複,發覺白朗不是報複的對象時,才慢慢沉默下去。有一次,她對白朗說:“貧窮的生活我厭倦了,我將盡量地去追求享樂。”這一切,在白朗看來都是反常的。連對白朗的婆婆、羅烽的母親也克製不住地發脾氣,這自然是老太太無法容忍的,弄得白朗也很難堪。她奇怪,為什麼蕭紅對一切都像是懷著報複的心理呢?白朗推測,也許,她的新生活並不美滿吧?那麼,無疑地,她和蕭軍的分開該是她無可醫治的創痛了。她不願意講,白朗也不願意去觸她的隱痛。所有舊日的朋友都以為蕭紅與蕭軍的分手,是她痛苦的根源,一廂情願地朝著這個方向揣測她的心理。其實,蕭紅此時可能患上了抑鬱症,顛沛流離的困頓生活與連續寫作的勞累,已經使她心力交瘁,無力傾訴自己的感受,理智也無力約束情感了,而周圍富於暗示性的目光和無意間的言談,也會讓敏感的她感到被曲解而煩躁不安。
蕭紅在白朗家住了20多天,等待孩子的出生。在這期間,她精心地為自己縫製了黑絲絨的旗袍。江津隻有一家小醫院,臨產的時候,白朗把蕭紅送進這家醫院,整個醫院隻有她一個病人。不久,她順利地生下了一個男孩,又白又胖,前額很低,和蕭軍長得一模一樣。白朗頭幾天去看的時候,那個孩子還好好的,過了3天,再去就說死了。醫生要檢查死亡原因,蕭紅本人反應冷淡,說死了就死了吧,這麼小要養大也太不容易。這個孩子無疑是蕭紅生活史上的又一個謎。那家醫院很小,醫療檔案也沒有保留下來。許多年以後,梅誌在《愛的悲劇》一文中寫道:“就這樣,她結束了做母親的責任和對孩子的愛。”“這當然是蕭紅的不幸!但她絕對不是不願意做母親,她是愛孩子的。是誰剝奪了她做母親的權利?愛自己孩子的權利?難道一個女作家還不能養活一個孩子嗎?我無法理解。不過我對她在‘愛’的這方麵更看出了她的一些弱點。”
蕭紅一個人住在醫院裏,老說害怕,鬧著要出院。但白朗的房東不讓她住在家裏,當地有一種迷信的風俗,認為未出滿月的女人住在家裏是不吉利的。要住的話,就要在屋地上鋪滿紅布,這顯然是一個刁難的借口。白朗沒辦法,隻好買了船票,直接把蕭紅從醫院送到去重慶的船上。分別的時候,蕭紅說:“莉,我願你永久幸福。”白朗說:“我也願你永久幸福。”“我嗎?”蕭紅驚問著,接著是一聲苦笑,“我會幸福嗎?莉,未來的遠景已經擺在我的麵前了,我將孤寂憂悒以終生。”在所有人不解與猜疑的目光中,蕭紅是會感到孤寂憂悒的,但是,他又沒有能力徹底脫離這個朋友圈子,時時需要他們無私的幫助,就像她無法掙脫戰亂的曆史一樣,情感的掙紮總是以失敗告終。羅烽事先給端木寫了信,告知“生一子已殆”,還有蕭紅抵達重慶的航班日期。
蕭紅在江津生產期間,端木通過友人,已經在長江沙坪壩的對岸,歌樂山雲頂寺下麵找到了房子。那是鄉村建設所創辦的招待所,入秋以後,幾乎沒有人居住,又設有食堂,附近有蓮花池,山腰建有著名的歌樂山孤兒養育院,院長是王昆侖的夫人曹孟君。重慶冬天的氣溫平均攝氏10度左右。那裏的環境幽靜,非常適宜靜養,也適於寫作。接到羅烽的信,端木就到碼頭去接回了蕭紅。兩個人見麵之後,再也沒有提起孩子的事情。在端木蕻良可能不便觸動她的傷心事,在蕭紅也不想讓端木分擔自己的煩惱,希望了斷過去的一切恩怨情仇,更輕鬆地開始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