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擁有者卡耐基就是一位善於收集、利用情報的人,他對情報的判斷極其準確。
有一天,他的弟弟湯姆向他報告競爭對手的情況:“哥!機會來了!霍姆斯特德工廠一片混亂啦!”
卡耐基一下子明白過來:霍姆斯特德鋼鐵廠也陷入了罷工狀態。他看過報道,那七位合作人與勞工方麵鬧僵了,彼此也談崩了。但是卡耐基還是讓湯姆去親自證實一下。
很快,卡耐基就得到情報,從對手那裏直接證實的情報表示霍姆斯特德公司到處借債,工人罷工,投資者互相爭執著。於是,卡耐基決定乘機買下該公司,並且通過與七位競爭對手的單獨談判而以低價買下了它。這樣,卡耐基所擁有的全美七分之一的鋼鐵生產占有率一下子上升到三分之一,新建的霍姆斯特德工廠在五年後純收入即超過了五百萬元。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就是這樣一種信息致勝之道。此點,為眾多商戰中的競爭者所接受和稱道,尤其是一些香港富豪們更是明白其理。香港的陳明錫先生曾充滿自信地說:“做生意,必須要有世界性的經濟觀。我在海外建立了一個生意上的網絡。”像他這樣的商人,總是靠地緣、血緣、業緣,靠著跨越國境的生活空間……不斷擴展他們的情報觸角,為獲取第一手資料,在世界各地建立情報網,不斷地交換賺錢的情報,不斷地展開“二十四小時”搜集情報的攻勢。
陳明錫先生每三年出國環遊世界一周。不管到任何地方,他都要和朋友談一談。他一手提著箱子,搭國際航班走遍世界各地,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追蹤熱門情報。
追蹤熱門消息,也是信息致勝的一種方法。這也是一種跟隨超越的經營謀略,就是在某種新產品(新技術)問世之初,步步緊跟,不斷搜集有關的信息資料來為我所用,最終取而代之或戰而勝之。這種事半功倍之法,在前麵已經論述過,此處不再贅述。
不過,陳明錫先生的周遊世界,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即和朋友交換情報。交換情報,在信息致勝之中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何況現代信息社會裏人們彼此之間是必須互相聯係的。因此,要利用各種各樣的可趁之機,見縫插針地從各種渠道搜集有用的信息;也要和朋友、競爭夥伴、競爭對手等各色人等交換信息,互通有無。
為了互換信息,就必須廣結人緣,廣布眼線,廣開門路。同時,更需要不斷地搜集第一手情報。這個時代,情報比金錢還重要,所以,互換必須以等價互惠為原則。
最後,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即“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裏,“觀”和“聽”的是什麼。
也許,有人會毫不遲疑地說,當然是信息,是資料,是情報;也許,有人會解釋道:“觀即看,看報紙、期刊、雜誌與電視、電腦等;聽則聽廣播、新聞報道等。”但是,這裏要問的是什麼樣的信息、什麼樣的資料和情報。
又會有人說:“自然是商業的、經濟的信息!”其實不然,對於現代經濟社會而言,企業經營者和商人所要關注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不僅包括經濟類的,還有政治的、科技的、體育的等等,甚至連日常生活瑣聞都在信息情報之列。
作為一個企業,不僅要利用好商務信息,而且要密切注視國內外政治情報。因為,政治與經濟是相互作用的,政治形勢的變化會對經濟環境產生具大的反作用。有例為證:朝鮮戰爭結束的消息傳來之時,獨具慧眼的霍英東就從這一政治事件中看到了香港未來的發展趨勢:他斷定香港的未來必將是金融貿易的時代,而香港的商業和住宅樓房不足製約著金融貿易的開發;於是,他毅然拿出自己的累積向房地產業進軍,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也奠定了他致富的基礎。
科技信息對於企業經營也同樣重要。很多新產品的開發就是由於企業經營者捕捉到科技信息,進而把實驗室裏的東西搬到現實生活中來的,比如電、電燈、汽車、飛機等等。又如,香港中僑旅行社獨資興辦的英隆電子有限公司,在香港收集到有關科技信息和國際技術資料,馬上投產“大自然”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一舉占領了廣闊的國際市場。素有“空氣維生素”之譽的負離子,被科學家證明其特別適宜於捕捉塵埃、病毒、異味等並使之迅速附落,還能中和對人體有害的正離子。因而,英隆公司就依靠科學技術研製生產了適用於計算機房、裝空調的房間等的負離子發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