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開發新產品前都要進行市場調查,了解顧客對品牌的認知度與購買意願等問題。所謂品牌的認知度就是對品牌內涵及價值的認識與理解程度。市場調查與研究的內容非常豐富,例如,調查什麼問題,向誰調查,調查多少人,如何保證調查質量,以及調查數據的處理分析等,這些都要用到統計的理論和方法。
我們這裏所說的數據並不僅僅是數值的意思。數據的英文名是data,它是拉丁文datum的複數形式,其含義簡單地說是“事實資料”。本課程所說的
數據既包括數值型資料,也有文字型資料。
前麵我們說,英國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給出了統計一個簡單明了且形象生動的定義:統計是收集和分析數據的科學與藝術。下麵簡要介紹收集數據的調查、觀察和試驗這3個方法,以及在收集數據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1.1調查數據
調查有兩種類型:普查(又稱全麵調查)與抽樣調查。一般來說,普查是為某個特定目的專門組織的某個地區、甚至全國的一次全麵調查。我國在1953年組織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接著於1964年與1982年分別組織了第二與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在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之後我國按世界各國的慣例,逢“0”年進行人口普查。1990年、2000年與2010年分別組織了第四、第五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調查英文sus來源於拉丁文re,意指收稅。普查涉及每一個個體,調查工作量大,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都非常多,因而隻能間隔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再進行一次。兩次普查之間,可使用抽樣調查獲取數據。例如,我國今後每隔10年,逢“0”年將進行人口普查。而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逢“5”年將進行人口抽樣調查。
前麵所說的“商場選址”、“康泰克要不要複活”等問題的數據都是抽樣調查的數據。所謂抽樣調查就是僅調查一部分個體。人們習慣稱這一部分被調查的個體為樣本,樣本的大小稱為樣本容量,而將所研究的個體的全體稱為總體。從總體抽取樣本的過程稱為抽樣。抽樣調查就是由部分樣本數據推斷整個總體的數量規律性,或簡單地說,
抽樣調查由樣本推斷總體。
例如,所謂的民意調查簡單地說,就是就某一問題對一部分人進行提問,然後將他們的回答彙總在一起,推測整個社會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抽樣調查可以加以說明。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在每兩次人口普查的中間進行一次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所謂1%人口抽樣調查,就是抽取全國總人口的1%進行調查,然後由這1%人口的數據推斷我國總人口的數量規律性。1987年、1995年與2005年分別組織了第一、第二與第三次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此外,1987年與2006年分別組織了第一與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
企業在開發新產品前都要進行市場調查,了解顧客對品牌的認知度與購買意願等問題。所謂品牌的認知度就是對品牌內涵及價值的認識與理解程度。市場調查與研究的內容非常豐富,例如,調查什麼問題,向誰調查,調查多少人,如何保證調查質量,以及調查數據的處理分析等,這些都要用到統計的理論和方法。
我們這裏所說的數據並不僅僅是數值的意思。數據的英文名是data,它是拉丁文datum的複數形式,其含義簡單地說是“事實資料”。本課程所說的
數據既包括數值型資料,也有文字型資料。
前麵我們說,英國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給出了統計一個簡單明了且形象生動的定義:統計是收集和分析數據的科學與藝術。下麵簡要介紹收集數據的調查、觀察和試驗這3個方法,以及在收集數據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1.1調查數據
調查有兩種類型:普查(又稱全麵調查)與抽樣調查。一般來說,普查是為某個特定目的專門組織的某個地區、甚至全國的一次全麵調查。我國在1953年組織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接著於1964年與1982年分別組織了第二與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在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之後我國按世界各國的慣例,逢“0”年進行人口普查。1990年、2000年與2010年分別組織了第四、第五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調查英文sus來源於拉丁文re,意指收稅。普查涉及每一個個體,調查工作量大,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都非常多,因而隻能間隔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再進行一次。兩次普查之間,可使用抽樣調查獲取數據。例如,我國今後每隔10年,逢“0”年將進行人口普查。而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逢“5”年將進行人口抽樣調查。
前麵所說的“商場選址”、“康泰克要不要複活”等問題的數據都是抽樣調查的數據。所謂抽樣調查就是僅調查一部分個體。人們習慣稱這一部分被調查的個體為樣本,樣本的大小稱為樣本容量,而將所研究的個體的全體稱為總體。從總體抽取樣本的過程稱為抽樣。抽樣調查就是由部分樣本數據推斷整個總體的數量規律性,或簡單地說,
抽樣調查由樣本推斷總體。
例如,所謂的民意調查簡單地說,就是就某一問題對一部分人進行提問,然後將他們的回答彙總在一起,推測整個社會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抽樣調查可以加以說明。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在每兩次人口普查的中間進行一次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所謂1%人口抽樣調查,就是抽取全國總人口的1%進行調查,然後由這1%人口的數據推斷我國總人口的數量規律性。1987年、1995年與2005年分別組織了第一、第二與第三次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此外,1987年與2006年分別組織了第一與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
由於僅調查一部分個體,所以根據抽樣調查的部分數據推斷整個總體的數量規律性難免有誤差。然而其推斷有統計的理論和方法作為依據,因此
抽樣調查可以控製誤差。
例如對於民意調查來說,所謂控製誤差,通常就是考慮這樣的一個問題:究竟向多少人提問,才能使彙總得到的結論和整個社會的實際情況很接近?如何控製誤差的問題,也就是說樣本容量多大為好,抽怎樣的一組樣本來進行調查,如何抽取樣本,如何調查,以及如何由樣本來推斷總體等,都要用到很多的統計理論和方法。本書第四章將簡要討論抽樣調查控製誤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