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確立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1 / 3)

軍隊建設:在比較長的一段時期內軍費不會有大規模的增長;要繼續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

一個國家有多少軍隊員額是合適的?對此國際上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但一般來講,有兩個口徑:一是萬人口的軍隊員額,中國有12億人口,軍隊員額300萬,軍隊人數與總人口之比是低的;二是用疆土麵積比較,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裏,有300萬軍隊。與美國930萬平方公裏,有140萬軍隊,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裏,有120萬軍隊相比,我們是高的。但人們還有一個看法是,軍隊員額的總規模應該與一個國家的軍費數量相關。

一位軍人曾對記者說:鄧小平當年提出軍隊要“忍耐”,要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國家的經濟形勢已經好轉,軍費並沒有明顯增加相應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卻是在下降。為什麼國家GDP已經翻了四番多,仍難以增加軍費?據了解,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中央財力沒有提高。從中央財政支出看,1978年占GDP的14%,1996年下降到3.4%,這一指標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名義國防費用占GDP比重也隨之下降。1980年的中國國防費為193.8億元人民幣,約占當年GDP的4.3%;1985年為191.5億元,約占2.1%;1990年為290.3億,約占1.56%;1995年為636.8億,約占1.10%;1996年為715億,約占1.05%。而世界各國的國防費在GDP中的比例,平均為3%左右。美國約為3.7%,英國約為3.1%。1996年中國的國防費為715. 03億元人民幣,如按彙率計算,約為86億美元,而同年美國的國防費為2650億美元,時為485億美元,法國為380億美元,德為330億美元,英國為326億美元,俄羅斯為165.8億美元,韓國為159億美元。美國蘭德公司軍事問題專家查裏斯·沃爾夫認為,中國這麼大的國土疆域,軍費占GDP的3%也不算多。

我國國防費占GDP比重雖然降到曆史最低點,但是軍費占中央財政支出比重偏高。國情專家胡鞍鋼說:從我們的研究看,中國國防費的開支至少應該占GDP的2%,才能夠維係軍隊的正常開支。今後來看.中央財政要逐步提高到10%以上,其中有兩個百分點給軍隊,這樣才能供養軍隊,做到“正稅養軍”。中央財力提高,既可以提高軍費占GDP的比重,又可以降低軍費在整個中央財力支出的比重。

提高兩個百分點錢從哪裏來?在現有的中央財政支出格局中是很難增加的。胡鞍鋼認為,關鍵的是開辟增加中央財力的新渠道。他說:例如,今年新增加的股票交易印花稅,新增中央稅收300多億元。如果對國債、期貨、外彙交易征收交易稅,仍可新增300億以上的中央專有收入,另外可以開征住宅房屋建築不動產和土地交易稅,同樣可以得到相當多的中央專有收入。這既有利於穩定有價證券交易市場,刺激人們的長期投資,又可從新增的中央專有財力中,首先養軍隊,其次是養武警和警察。

軍隊建設:在比較長的一段時期內軍費不會有大規模的增長;要繼續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

一個國家有多少軍隊員額是合適的?對此國際上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但一般來講,有兩個口徑:一是萬人口的軍隊員額,中國有12億人口,軍隊員額300萬,軍隊人數與總人口之比是低的;二是用疆土麵積比較,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裏,有300萬軍隊。與美國930萬平方公裏,有140萬軍隊,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裏,有120萬軍隊相比,我們是高的。但人們還有一個看法是,軍隊員額的總規模應該與一個國家的軍費數量相關。

一位軍人曾對記者說:鄧小平當年提出軍隊要“忍耐”,要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國家的經濟形勢已經好轉,軍費並沒有明顯增加相應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卻是在下降。為什麼國家GDP已經翻了四番多,仍難以增加軍費?據了解,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中央財力沒有提高。從中央財政支出看,1978年占GDP的14%,1996年下降到3.4%,這一指標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名義國防費用占GDP比重也隨之下降。1980年的中國國防費為193.8億元人民幣,約占當年GDP的4.3%;1985年為191.5億元,約占2.1%;1990年為290.3億,約占1.56%;1995年為636.8億,約占1.10%;1996年為715億,約占1.05%。而世界各國的國防費在GDP中的比例,平均為3%左右。美國約為3.7%,英國約為3.1%。1996年中國的國防費為715. 03億元人民幣,如按彙率計算,約為86億美元,而同年美國的國防費為2650億美元,時為485億美元,法國為380億美元,德為330億美元,英國為326億美元,俄羅斯為165.8億美元,韓國為159億美元。美國蘭德公司軍事問題專家查裏斯·沃爾夫認為,中國這麼大的國土疆域,軍費占GDP的3%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