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腔調,你這個幽靈(1 / 1)

有人打趣地說,會說話的人,說出來的話,總是那麼的“入耳”,總是那麼的“潤肺”。

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你說出的話既“入耳”又“潤肺”?

是腔調。

腔調是個什麼東西,它竟如此神奇?

腔調是個幽靈。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卻又真真切切地融入在我們的話語中。

20世紀50年代,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蘇聯。獲得最高榮譽稱號“蘇聯人民演員”的電影表演大師邦達爾丘克,作為主人設宴招待到訪的中國同行。

席間,中蘇藝術家們不約而同地談論起了悲劇的表演。在座的趙丹、白楊、秦怡等大明星,請求邦達爾丘克表演一段悲劇台詞。大師稍作沉思,突然眼前一亮,他站了起來。不一會兒,淚水就在他的眼眶裏充盈著。邦達爾丘克用極其煽情的嗓音,以氣貫長虹、汪洋恣肆的台詞,憑借聲情並茂、絲絲入扣的表演功力,頃刻之間,就讓在場的以演戲為生、見慣不驚的藝術家們淚雨滂沱,不能自已。

……當人們從濃烈的悲情中漸漸拔出來的時候,有人用嘶啞的聲音問翻譯,請問,邦達爾丘克先生,表演的是哪部劇的台詞?翻譯的回答把所有的人震驚得呆若木雞:他朗誦的是——餐桌上的菜單!這,就是腔調的力量。

以是觀之,腔調,在語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實在是無須贅述了。有一句話,一直被說話和演講者奉為圭臬:有效的溝通,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腔調,是完成“怎麼說”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

同時,它又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猶如雪中送炭,錦上添花;運用失當,則潰不成軍,貽笑大方。良言一句三春暖,是腔調。惡語傷人六月寒,也是腔調。

腔調尾音:

腔調無形無影,要捕捉它,非下一番工夫勤學苦練不可。你駕馭了腔調這個“幽靈”,你的溝通就會所向披靡,戰無不勝。